干戈汹涌一年间,酒债何时可尽还。
盗起屡煽邻县火,军兴全赭近城山。
天阴体倦金疮痛,岁俭家寒藿食艰。
最苦梅开厌求索,柴扉草舍不容关。
干戈汹涌一年间,酒债何时可尽还。
盗起屡煽邻县火,军兴全赭近城山。
天阴体倦金疮痛,岁俭家寒藿食艰。
最苦梅开厌求索,柴扉草舍不容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反映了社会的混乱和个人的困顿。诗人以沉重的心情抒发自己的忧虑和无奈。
"干戈汹涌一年间,酒债何时可尽还。" 这两句表达了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干戈"形容战争的频繁和社会的动荡不安,而"酒债"则是诗人个人生活中的困扰,反映出个人经济的窘迫。
"盗起屡煽邻县火,军兴全赭近城山。" 这两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恐慌。"盗起"指的是战乱频仍,而"军兴"则是对兵荒马亟的形容,这些都加深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天阴体倦金疮痛,岁俭家寒藿食艰。" 这两句表达了身体上的不适和生活上的困苦。"天阴"可能象征着心境的阴郁,而"体倦"则是对身体疲惫的描述。"金疮"可能指的是疾病或伤痛,"岁俭家寒藿食艰"则形容了生活的贫困和饮食的艰难。
"最苦梅开厌求索,柴扉草舍不容关。" 这两句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苦"指的是诗人的心情,"梅开"则是春天到来的象征,但在这里却被用来形容内心的厌倦和求索。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贫困、疾病等现实问题的描写,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挣扎和无奈,展现了一个动荡时期下人们的共同命运。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不幸与时代的苦难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幅充满悲凉色彩的社会生活画卷。
同下龟山时,舟行篙参差。
夜投洪泽口,访问失所之。
不应一日力,解至淮阴祠。
长淮自风浪,竟夕起忧疑。
旦日坐闸中,听水忘朝饥。
清泠见杂咏,蓊密闻群咿。
就柳喜高荫,避桥嫌窄卑。
凉风吹水面,襟袖不假披。
新螯与老鲑,登俎辄无遗。
饱食却思睡,睡起复何为。
稍厌理文字,惟思弄孙儿。
尚有数舟酒,独酌非所宜。
好话不得吐,两日舌如茨。
舟行虽云乐,先后不可期。
争如鞍马间,吟啸长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