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初晴,诏书随至。邦人父老为君喜。
十年江海始归来,祥曦殿里搀班对。
日月开明,风云感会。切须稳上平戎计。
天教慈母寿无穷,看君黄发腰金贵。
时雨初晴,诏书随至。邦人父老为君喜。
十年江海始归来,祥曦殿里搀班对。
日月开明,风云感会。切须稳上平戎计。
天教慈母寿无穷,看君黄发腰金贵。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孝祥所作,名为《踏莎行·其七·寿黄坚叟并以送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深长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寿诞的祝贺以及送别时的不舍。
“时雨初晴,诏书随至。”两句开篇便描绘出一个喜讯频传的氛围,时逢细雨初歇,天气转晴,而诏书(即皇帝的命令或通知)也随之而来,显示着朝廷对某一事件的关注和及时的反应。
“邦人父老为君喜。”这里的“邦人父老”指的是国家中的长者,他们为君王的喜讯而感到高兴,这强调了国泰民安的情景。
“十年江海始归来,祥曦殿里搀班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友人在外漂泊多年,如今终于回到故土,在温暖的阳光下与同僚携手而立,这景象充满了温馨和祥瑞之感。
“日月开明,风云感会。”这里强调了自然界的清晰无比,以及天气变化所带来的喜悦心情。诗人通过对日月光辉和风云变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切须稳上平戎计。”这句则转向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提醒君王必须慎重处理国防军事之事,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平稳。
最后两句,“天教慈母寿无穷,看君黄发腰金贵。”诗人以“天教”(即自然法则)比喻,对友人的长寿表示祝愿,同时通过对友人外貌的细腻描写——“黄发腰金贵”,表现了对友人尊贵身份和高龄的敬仰。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时事、自然和个人情感的多层次描绘,展现了一种祥瑞喜庆的情境,同时也融入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刻关怀。
这个○儿,自历劫以来无象。况端端正正,亭亭当当。
细入微尘无影迹,大周天界难安放。
更通天彻地任纵横,无遮障。没根宗,没形状。
烁烁明,团团亮。只这个便是,本来模样。
放出直超无色界,收来隐在光明藏。
待顶门、裂破现圆通,金色相。
静室修心,云山养道,几个遇人传诀。
钻攒八卦,鼎备三才,修建道家基业。
阴与阳并,斡转枢机,旋走虎龙蟠结。
这天机逆顺,学流不晓,岂能分别。
希夷理、瑞气腾腾,祥云霭霭,紫雾罩笼金阙。
千神咸备,万化全成,方应大丹熟也。
琪树瑶花,遍满虚无真景,翠红相列。
观心澄晓月,清风满目,洞天清彻。
绝粒停厨,餐霞饮露,返照自然相制。
铅生五彩,汞发三光,方显大丹苗裔。
开启朱扉,跃出金乌,飞入玉蟾宫里。
把阴阳、交会神炉,烹就浩然真体。
虚无内、紫气盘旋,玄珠闪铄,射透混成宗睿。
忘机修道,隐迹求仙,常默心无凋弊。
贪恋荣华,误了赫赫神丹,恣情抛弃。
有人人识道,专精谨守,决然超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