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十日馀,留滞别人居。
借吏抄陈作,黏碑学草书。
烟清数村晓,月落一潭虚。
吾自疑秋色,那堪树木疏。
萧条十日馀,留滞别人居。
借吏抄陈作,黏碑学草书。
烟清数村晓,月落一潭虚。
吾自疑秋色,那堪树木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秋意和独自居留时的寂寥情怀。开篇“萧条十日馀,留滞别人居”两句,通过对秋天落叶萧瑟声响和时间久远的渲染,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停留之苦楚与孤独感。随后的“借吏抄陈作,黏碑学草书”则展示了诗人为了打发时光、消解寂寞,而通过阅读古籍和练习书法的行为。
接下来的“烟清数村晓,月落一潭虚”两句,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秋日清晨的烟雾轻扬笼罩着几座村庄,而夜晚明月高悬之时,一潭水映照出一片空旷之美,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最后,“吾自疑秋色,那堪树木疏”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他在迷茫中自问,是否能承受得起这如织的秋色,以及稀疏的树木所带来的凄清感。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