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龙华几到门,稻田流水似江村。
帝城山色中天见,海寺钟声隔岸闻。
准办黄灯传法祖,会留遗钵付僧孙。
题诗丈室依然在,荔壁秋荒隐篆文。
忆昔龙华几到门,稻田流水似江村。
帝城山色中天见,海寺钟声隔岸闻。
准办黄灯传法祖,会留遗钵付僧孙。
题诗丈室依然在,荔壁秋荒隐篆文。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林俊所作,名为《龙华感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往昔龙华寺的回忆,以及对佛法传承的感慨。首联“忆昔龙华几到门,稻田流水似江村”以回忆起龙华寺的景象开篇,稻田与流水的生动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片宁静祥和的土地,与江村的景致相映成趣。颔联“帝城山色中天见,海寺钟声隔岸闻”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龙华寺置于帝都的壮丽山色之中,而海寺的钟声则跨越两岸,传递着深远的禅意。颈联“准办黄灯传法祖,会留遗钵付僧孙”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重视与期待,诗人希望佛法能够如同黄灯般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同时留下遗钵作为传承的象征,寄托了对佛法延续的深厚情感。尾联“题诗丈室依然在,荔壁秋荒隐篆文”则以题诗的丈室为线索,引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荔壁上的篆文在秋日的荒凉中显得格外沉静,蕴含着历史的痕迹与深邃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佛法传承的深切关注。
问公为善。这大道无言,如何回转。
猛舍浮华,搜寻玄妙,闲里做成修炼。
认取起初真性,捉住根源方便。本来面。
看怎生模样,须令呈现。亲见。堪相恋。
请向绛绡宫里,开琼宴。
会上明明,霞辉万道,射透玉丝瑶霰。
一粒宝珠昌莹,滚出光同飞电。
彻中央,大罗天归去,永除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