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鼓才成,土德行香。偏能将、四象包藏。
如今尽显,聚在中央。没白归青,红归黑,不归黄。
已证空虚,便出昆冈。金童来、秘语宣扬。
天皇赐韶,授与风狂。永处清闲,常清静,得清凉。
五鼓才成,土德行香。偏能将、四象包藏。
如今尽显,聚在中央。没白归青,红归黑,不归黄。
已证空虚,便出昆冈。金童来、秘语宣扬。
天皇赐韶,授与风狂。永处清闲,常清静,得清凉。
这首元代王哲的《行香子》是一首表达道教思想的词作。词中以五行(土、金、木、水、火)象征宇宙秩序,"五鼓才成,土德行香"描绘了清晨时分祭祀土神的情景。"偏能将、四象包藏"暗示土能包容万物,"如今尽显,聚在中央"则象征土居于天地中心的地位。
接下来,词人通过"没白归青,红归黑,不归黄",表达了五行转化的自然法则,白色(金)变为青色(木),红色(火)变为黑色(水),而黄色(土)保持不变,寓意着平衡与稳定。
"已证空虚,便出昆冈",昆冈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山,这里象征超越世俗的境界。"金童来、秘语宣扬",金童是道教中的仙童,传达天皇(即天帝)的旨意,赋予风以智慧和力量。
最后,词以"天皇赐韶,授与风狂",象征天道的恩赐,使风得以清净。"永处清闲,常清静,得清凉",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与清凉的修行理想,体现了道教追求超脱尘世、达到心灵净化的主题。整体上,这首词富有哲理,充满了道教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有室曰洁庵,旧址临河筑。
败壁抵雨风,短垣障水陆。
其右路通门,小径恣往复。
窗纸耐晴明,庭卉间红绿。
主人无一长,自言但不俗。
旁堆书百家,中挂画一幅。
尽埽肥腻具,制器尚匏竹。
或衔酒一杯,或鼓琴一曲。
呼儿撰几杖,对客任歌哭。
闭户判十年,寤寐矢弗告。
后行看前行,连袂踏花裀。
前声合后声,歌曲感人心。
明妆堤上女,连樯堤下客。
停舟亦停步,相看不相识。
日出踏青去,日落犹未回。
盼杀江陵贾,笑杀襄阳儿。
双蛾画出好,偷从花下度。
长恐罗裙扬,不敢当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