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漠漠飞鸿去。曾忆向、苕溪路。
野涨挼蓝谁唤渡。
红船乌榜,绿蓑青箬,莺脰湖边雨。
斜川图上烟云暮。千顷波光凌尺素。
莫道风波增几许。
钓筒茶灶,幡竿鱼磬,便拟从他住。
江天漠漠飞鸿去。曾忆向、苕溪路。
野涨挼蓝谁唤渡。
红船乌榜,绿蓑青箬,莺脰湖边雨。
斜川图上烟云暮。千顷波光凌尺素。
莫道风波增几许。
钓筒茶灶,幡竿鱼磬,便拟从他住。
这首清代邹祗谟的《青玉案·题平望湖画帧》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江天漠漠飞鸿去"以寥寥数语勾勒出开阔的江面与远去的大雁,营造出空旷而寂寥的氛围。"曾忆向、苕溪路"则引出回忆,暗示画中之景与诗人过往的经历有关。
"野涨挼蓝谁唤渡"描绘了湖水上涨,水色湛蓝,无人过渡的场景,增添了静谧与孤独感。接下来的"红船乌榜,绿蓑青箬,莺脰湖边雨"具体描绘了船只和渔夫的形象,色彩鲜明,画面生动,雨中的黄莺更显生机。
"斜川图上烟云暮"将视线转向画中的斜川,傍晚时分的烟云笼罩,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千顷波光凌尺素"进一步赞美湖面的广阔与波光粼粼,仿佛湖光在纸上跃动。
"莫道风波增几许"暗示虽然画面上看似平静,但暗含着生活中的起伏不定。最后三句"钓筒茶灶,幡竿鱼磬,便拟从他住"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愿意在此地过上垂钓煮茶的生活,流露出淡泊归隐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平望湖的美景,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