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豆疑》
《豆疑》全文
清 / 张之洞   形式: 对联

红豆笺诗甘北面;不疑经学出南皮。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清代张之洞之手,名为《豆疑》。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比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与地域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红豆笺诗甘北面”,红豆笺,古代的一种名贵纸张,此处借指精心撰写的诗文。诗人以红豆笺比喻自己所作的诗篇,甘愿向北方学习,暗示了他愿意接受北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北面,古代尊称北方为尊,这里象征着知识、学问的高地,表达了诗人谦逊好学的态度。

“不疑经学出南皮”,“经学”指的是儒家经典的研究,而“南皮”则是地名,这里泛指南方地区。诗人在此句中表明自己对于南方地区的学术研究并不怀疑,即认为南方同样可以产出高水平的经学研究。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对不同地域文化价值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红豆笺与北面的结合,以及对经学来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交流、文化交流的开放态度,以及对不同地域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尊重。

作者介绍
张之洞

张之洞
朝代:清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猜你喜欢

戏用晁补之韵

昔我尝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诗老诗。

清诗咀嚼那得饱,瘦竹潇洒令人饥。

试问凤凰饥食竹,何如驽马肥苜蓿。

知君忍饥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

(0)

次韵子由与颜长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种柳

平明坐衙不暖席,归来闭阁闲终日。

卧闻客至倒屣迎,两眼蒙笼馀睡色。

城东泗水步可到,路转河洪翻雪白。

安得青丝络骏马,蹙踏飞波柳阴下。

奋身三丈两蹄间,振鬣长鸣声自乾。

少年狂兴久已谢,但忆嘉陵绕剑关。

剑关大道车方轨,君自不去归何难。

山中故人应大笑,筑室种柳何时还。

(0)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二

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

何处霜眉碧眼客,结为三友冷相看。

(0)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其二五郡

古观正依林麓断,居民来就水泉甘。

乱溪赴渭争趋北,飞鸟迎山不复南。

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蚕。

汝师岂解言符命,山鬼何知托老聃。

(0)

挽故开府节使观文赵公二首·其一

杵臼孤无食,诗书卒致身。

佩琴重化蜀,衣锦却归鄞。

不废先君养,难忘旧日贫。

公卿如匹士,伯父更何人。

(0)

已著风帆似马奔,雪花无数入船门。

诗穷到处无医治,愁绝湘江浸楚魂。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