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观正依林麓断,居民来就水泉甘。
乱溪赴渭争趋北,飞鸟迎山不复南。
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蚕。
汝师岂解言符命,山鬼何知托老聃。
古观正依林麓断,居民来就水泉甘。
乱溪赴渭争趋北,飞鸟迎山不复南。
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蚕。
汝师岂解言符命,山鬼何知托老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开篇“古观正依林麓断”,设定了一个古老的观瞰点,它紧邻林麓,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居民来就水泉甘”显示了这里的水源清甜,吸引着居民前来汲取,生活气息平和。
然而,随后“乱溪赴渭争趋北”,溪水奔腾向北流去,与之前的宁静形成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另一面——动荡与力量。“飞鸟迎山不复南”则描写了秋天到来时,鸟儿纷纷归巢,不再南飞的情景,这里有着季节更替的寓意。
诗人通过“羽客衣冠朝上象”,形容远行的宾客穿戴整齐地向朝廷汇报,或许是对官吏生活的一种描绘。而“野人香火祝春蚕”则展示了田园生活中人们祈求好收成的愿望。
最后两句,“汝师岂解言符命,山鬼何知托老聃”,诗人似乎在质疑一些外界的教诲或命令是否为大众所理解,同时也反映出对某些神秘力量的无奈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生活场景与哲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豁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