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用晁补之韵》
《戏用晁补之韵》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昔我尝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诗老诗。

清诗咀嚼那得饱,瘦竹潇洒令人饥。

试问凤凰饥食竹,何如驽马肥苜蓿。

知君忍饥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òngcháozhīyùn
sòng / shì

chángpéizuìwēngzuìjīnjūndànyínshīlǎoshī

qīngshīzuǐjiáobǎoshòuzhúxiāolìngrén

shìwènfènghuángshízhúféixu

zhījūnrěnkōngsòngshīkǒujiálánfān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巧妙的语言游戏,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昔我尝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诗老诗。”这两句开篇,诗人首先回忆起过去与朋友饮酒作乐的情景,而现在却是朋友单独吟咏着那些陈旧的诗歌。这两种场景反映出从物质享乐到精神寄托的转变。

“清诗咀嚼那得饱,瘦竹潇洒令人饥。”这里通过对诗歌与食物的比喻,表达了即使是清新脱俗的诗歌,也难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瘦竹"形象增添了一种淡远和空旷之感,而"潇洒令人饥"则强调了精神食粮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

“试问凤凰饥食竹,何如驽马肥苜蓿。”诗人借用凤凰与驽马的比喻,凤凰作为高贵鸟类,即使吃的是普通的竹子,也不失其高洁,而驽马则在粗糙的苜蓿中获得了滋养。这两者各得其所,隐喻着不同生活状态和追求。

“知君忍饥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朋友坚持吟咏诗歌、 忍受饥饿的理解与赞赏。"口颊澜翻如布谷"生动地描绘出了朋友吟诵时声韵流转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精妙的比喻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生活和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彰显了苏轼特有的文学才华和哲理。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兴教寺

广陵城外寺,幽僻远尘氛。

万竹秋含雨,高松暝宿云。

跏趺僧入定,慷慨客论文。

欲觅开山事,残碑半藓纹。

(0)

孝陵陪祭

此日逢冬至,淩晨谒孝陵。

钟山腾瑞霭,辇路列纱灯。

宝殿香烟盛,璇霄夜气澄。

仰怀先帝德,歌颂愧无能。

(0)

金人出猎图为宪使黄存诚赋

胡地秋高多雪霜,金人校猎来沙场。

毡车百辆随戎王,桓桓虎士争跳梁。

紫骝叱拨杂骕骦,雕鞍银镫红绒缰。

其中者谁膂力强,黄髯似戟双瞳光。

弯弓雄视隘八荒,瞥然驰过青山傍。

狐兔奚足污镞铓,仆姑一发殪白狼。

海东之鸷材最良,畜养日久思奋扬。

脱鞲直上云间翔,金眸玉爪不可当。

鴐鹅群飞摩青苍,竦身击之绝其吭。

雕鹰四出势愈张,血洒平芜多毙伤。

戎王对此喜欲狂,举头大笑天茫茫。

岂恤士马冻欲僵,且沽潼酪浇枯肠。

归来开宴罗酒浆,毳裘狐帽分两行。

高烧银烛排红妆,琵琶枨枨间笙簧。

戎王嗜酒犹渴羌,诸酋起舞迭进觞。

上下胥庆乐未央,不知华月生东方。

(0)

芳树篇

中庭蔼嘉树,清影荫兰池。

密叶惠风拂,灵根华泉滋。

奇葩纷旖旎,艳质复葳蕤。

佳人间幽室,对此惜容辉。

含情理哀弦,弹作阳春辞。

清音自激越,此意谁能知。

恒恐秋节至,严霜悴芳枝。

流光驹过隙,欢乐当及时。

(0)

李宣自殿院归阙拜礼部郎

十年窗下不辞劳,三峡词源倒海涛。

龙虎榜中高入第,凤凰池上惯挥毫。

青云路阔轮蹄稳,紫殿风清剑佩高。

四海只今鲸浪静,经邦奚惮试牛刀。

(0)

红梅图

最爱西湖万树霞,绮罗丛里媚韶华。

东风恰似河阳县,谁道孤山处士家。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