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尝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诗老诗。
清诗咀嚼那得饱,瘦竹潇洒令人饥。
试问凤凰饥食竹,何如驽马肥苜蓿。
知君忍饥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
昔我尝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诗老诗。
清诗咀嚼那得饱,瘦竹潇洒令人饥。
试问凤凰饥食竹,何如驽马肥苜蓿。
知君忍饥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巧妙的语言游戏,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昔我尝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诗老诗。”这两句开篇,诗人首先回忆起过去与朋友饮酒作乐的情景,而现在却是朋友单独吟咏着那些陈旧的诗歌。这两种场景反映出从物质享乐到精神寄托的转变。
“清诗咀嚼那得饱,瘦竹潇洒令人饥。”这里通过对诗歌与食物的比喻,表达了即使是清新脱俗的诗歌,也难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瘦竹"形象增添了一种淡远和空旷之感,而"潇洒令人饥"则强调了精神食粮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
“试问凤凰饥食竹,何如驽马肥苜蓿。”诗人借用凤凰与驽马的比喻,凤凰作为高贵鸟类,即使吃的是普通的竹子,也不失其高洁,而驽马则在粗糙的苜蓿中获得了滋养。这两者各得其所,隐喻着不同生活状态和追求。
“知君忍饥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朋友坚持吟咏诗歌、 忍受饥饿的理解与赞赏。"口颊澜翻如布谷"生动地描绘出了朋友吟诵时声韵流转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精妙的比喻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生活和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彰显了苏轼特有的文学才华和哲理。
胡地秋高多雪霜,金人校猎来沙场。
毡车百辆随戎王,桓桓虎士争跳梁。
紫骝叱拨杂骕骦,雕鞍银镫红绒缰。
其中者谁膂力强,黄髯似戟双瞳光。
弯弓雄视隘八荒,瞥然驰过青山傍。
狐兔奚足污镞铓,仆姑一发殪白狼。
海东之鸷材最良,畜养日久思奋扬。
脱鞲直上云间翔,金眸玉爪不可当。
鴐鹅群飞摩青苍,竦身击之绝其吭。
雕鹰四出势愈张,血洒平芜多毙伤。
戎王对此喜欲狂,举头大笑天茫茫。
岂恤士马冻欲僵,且沽潼酪浇枯肠。
归来开宴罗酒浆,毳裘狐帽分两行。
高烧银烛排红妆,琵琶枨枨间笙簧。
戎王嗜酒犹渴羌,诸酋起舞迭进觞。
上下胥庆乐未央,不知华月生东方。
《金人出猎图为宪使黄存诚赋》【明·陈琏】胡地秋高多雪霜,金人校猎来沙场。毡车百辆随戎王,桓桓虎士争跳梁。紫骝叱拨杂骕骦,雕鞍银镫红绒缰。其中者谁膂力强,黄髯似戟双瞳光。弯弓雄视隘八荒,瞥然驰过青山傍。狐兔奚足污镞铓,仆姑一发殪白狼。海东之鸷材最良,畜养日久思奋扬。脱鞲直上云间翔,金眸玉爪不可当。鴐鹅群飞摩青苍,竦身击之绝其吭。雕鹰四出势愈张,血洒平芜多毙伤。戎王对此喜欲狂,举头大笑天茫茫。岂恤士马冻欲僵,且沽潼酪浇枯肠。归来开宴罗酒浆,毳裘狐帽分两行。高烧银烛排红妆,琵琶枨枨间笙簧。戎王嗜酒犹渴羌,诸酋起舞迭进觞。上下胥庆乐未央,不知华月生东方。
https://shici.929r.com/shici/FdDljhn3HQ.html
中庭蔼嘉树,清影荫兰池。
密叶惠风拂,灵根华泉滋。
奇葩纷旖旎,艳质复葳蕤。
佳人间幽室,对此惜容辉。
含情理哀弦,弹作阳春辞。
清音自激越,此意谁能知。
恒恐秋节至,严霜悴芳枝。
流光驹过隙,欢乐当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