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酒无诗只意行,水边林下偶然晴。
缓移野步微攲侧,细比凡心尽旷平。
白发去来同遁迹,青春交往定蜚英。
小庵供佛安禅地,只合僧家一味清。
无酒无诗只意行,水边林下偶然晴。
缓移野步微攲侧,细比凡心尽旷平。
白发去来同遁迹,青春交往定蜚英。
小庵供佛安禅地,只合僧家一味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自然之中的宁静与自由。首句“无酒无诗只意行”,点明了诗人不需借助外物,仅凭内心的意趣行走于山水之间,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接着,“水边林下偶然晴”一句,以自然界的偶然晴朗,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豁然开朗。
“缓移野步微攲侧,细比凡心尽旷平。”诗人以缓慢的步伐,轻盈地在崎岖的小径上行走,仿佛在与平凡的心灵进行对比,最终达到心灵的开阔和平静。这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超越,是诗中最为动人之处。
“白发去来同遁迹,青春交往定蜚英。”诗人将自己年老与年轻时的经历并置,表达了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内心追求的真理与美好始终不变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与志同道合之人的交往,能够留下不朽的声誉。
最后,“小庵供佛安禅地,只合僧家一味清。”诗人选择在小庵中供奉佛像,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不仅是对佛教精神的追求,也是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一身自潇洒,万物何嚣諠。
拙薄谢明时,栖闲归故园。
二季过旧壑,四邻驰华轩。
衣剑照松宇,宾徒光石门。
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
上陈樵渔事,下叙农圃言。
昨来荷花满,今见兰苕繁。
一笑复一歌,不知夕景昏。
醉罢同所乐,此情难具论。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等闲经夏复经寒,梦里惊嗟岂暂安。
南家风光当世少,西陵江浪过江难。
周旋小字挑灯读,重迭遥山隔雾看。
真是为君餐不得,书来莫说更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