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永。纱窗明月微留影。微留影。
倚栏独坐,夜深人静。阶前络纬声难听。
海棠倚石梧风冷。梧风冷。几多秋色,凄凉幽景。
秋宵永。纱窗明月微留影。微留影。
倚栏独坐,夜深人静。阶前络纬声难听。
海棠倚石梧风冷。梧风冷。几多秋色,凄凉幽景。
这首《忆秦娥·秋夜》由清代诗人邓繁桢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的静谧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沉的情感。
“秋宵永”,开篇即点明了时间——秋夜漫长,夜晚的宁静与悠长为整首词奠定了基调。“纱窗明月微留影”,月光透过轻薄的纱窗,留下细碎的光影,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微留影”三字,既写出了月光的柔和,又暗示了夜的深沉与静寂。
“倚栏独坐,夜深人静。”这两句直接描绘了主人公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坐着,周围只有深夜的寂静陪伴。这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通过“夜深人静”四字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阶前络纬声难听”,络纬是秋夜常见的昆虫,其叫声虽小却能清晰地传入耳中。然而,在这样的夜晚,这些声音却显得格外难以忍受,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萧瑟与凄凉。“难听”二字,不仅表达了对声音的客观感受,更蕴含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无奈。
“海棠倚石梧风冷”,海棠花依偎在岩石旁,秋风吹过,带来一丝丝寒意。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了人物的心境。海棠的柔弱与梧桐的挺拔形成对比,象征着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梧风冷。几多秋色,凄凉幽景。”最后两句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梧桐树在秋风中摇曳,带来了更多的寒冷与凄凉。在这幽深的秋色中,主人公感受到了无尽的悲伤与孤独,整个画面充满了深深的哀愁与忧郁。
综上所述,《忆秦娥·秋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场景,展现了主人公在孤独与寂寞中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思考。
两丸日月,细看来、也是樊笼中物。
点点山河经过了,拔帜几番残壁。
白是沙堤,苍然吴楚,一片成毡雪。
此时把酒,旧词还是坡杰。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
几许闲愁斜照里,掌上沤生沤灭。
沧海桑枯,东陵瓜远,总不关渠发。
簪花起舞,可怜今夕无月。
少微星小。抚剑气横空,隐见林杪。
夜来宋都如雨,更长得奇哉懰皎。
与汝三龄,览余初度,一语占先兆。
暮年喜见,甲申聚五星照。
堪叹亡国馀民,老人孺子,尔汝霜桥晓。
骑马听鸡朝寂寞,梦入南枝三绕。
洛社耆英,行窝真率,著我真堪笑。
与公试数,开禧嘉定宝绍。
举世争驰势利场,君于冷处看人忙。
不营摩诘散花室,只设苏州听雨床。
种果园林无虎守,勘书窗几有萤光。
直须唤起西塘老,来向斋中伴石塘。
老觉人间无一忻,怪来乾鹊耳边闻。
休嗔穷鬼揶揄我,绝喜春官摸索君。
畴昔先生有高第,即今后死与斯文。
不应也跃看花马,忘却江天树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