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邓嶰筠前辈廷桢虎门即事前韵二首·其一》
《和邓嶰筠前辈廷桢虎门即事前韵二首·其一》全文
清 / 林则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五岭峰回东复东,烟深海国百蛮通。

灵旗一洗招摇焰,画舰双恬舶棹风。

弭节总凭心似水,联樯都负气如虹。

牙璋不动琛航肃,始信神谟协化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虎门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意义。首句“五岭峰回东复东”,以五岭山脉的绵延不绝起笔,暗示着地势的雄伟与深远,同时也隐喻着历史的长河。接着,“烟深海国百蛮通”一句,通过烟雾缭绕的海国景象,展现了虎门作为海上交通要道的繁忙与多元文化交融的盛况。

“灵旗一洗招摇焰,画舰双恬舶棹风”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虎门的军事活动比作旗帜的飘扬与船只的航行,既表现了战争的激烈,也体现了和平时期的繁荣景象。这里的“灵旗”象征着军队的威严与荣耀,“招摇焰”则描绘出旗帜在风中飘扬的壮观情景;“画舰”与“舶棹风”则形象地展示了船只在平静水面航行的和谐画面。

“弭节总凭心似水,联樯都负气如虹”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者以“心似水”形容心境的平和与稳重,后者以“气如虹”比喻力量的强大与辉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虎门军民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精神的高度赞扬。

最后,“牙璋不动琛航肃,始信神谟协化工”两句,以“牙璋”象征朝廷的权威与决策的正确,而“琛航肃”则指国家的外交活动井然有序,显示出作者对虎门在国家外交与军事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当时政府政策的高度信任与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虎门的地理环境、军事活动与文化交融的盛况,更蕴含了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对外交往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责任感与强烈的爱国情怀。

作者介绍
林则徐

林则徐
朝代:清   字:元抚   籍贯:晚号俟村老   生辰: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猜你喜欢

宿岳市

登陟天犹暝,栖回日已西。

形躯一萍梗,襟袖半尘泥。

夹道松成径,谁家花满溪。

定台凝望远,烟草正萋萋。

(0)

明月篇

人言明月好,明月无私照。

海水深不测,明月照无极。

九州浩茫茫,明月无遗光。

谁家高楼三百尺,上有浮云翳突兀。

浮云翳月月不知,楼头美人空叹息。

空叹息,何当赤手披云师,放出清光如白日。

(0)

次韵姚宣孺见寄

作吏无好怀,宁食三年艾。

甚陋吾安之,所隶乃都会。

文书如骂奴,吞噫不敢对。

两眉或小伸,独有公等在。

交臂露肝胆,不复事容态。

月沼分剩馥,风轩共晴快。

家餐听相挽,盘箸及笋菜。

但苦王事迫,数离每增慨。

岂非造物意,物莫能两大。

况自掺裾别,至今胸愦愦。

归来未黔突,日月倏逾迈。

书往得奇报,已恐责留债。

丈夫志远者,遑恤吠所怪。

醉眼天不入,一饱真细碎。

插貂与扶耒,此理本相代。

持以敦薄夫,是事付我辈。

(0)

安居道中

上如跻云下临渊,乱石当道如防贤。

遥看一鸟转绝壑,鸟已烟沉吾木末。

晚风吹雪作云飞,山中更添一尺泥。

岁华如此犹浪走,梅花思人越消瘦。

(0)

文约既行复作此送之

登山临水远送君,征鸿掠天不堪闻。

临岐握手惜此别,车已载脂仆在门。

骊歌未残心欲动,剪烛夜谈如昨梦。

茂林已扫山阴迹,地黄犹注床头瓮。

明朝咫尺隔沧溟,烟波渺渺迷羌津。

我亦归来念离索,孤坐手取柏子焚。

君绝畛畦我平易,肝胆相倾无复讳。

春风万斛撒金莲,迟君更作连宵醉。

(0)

寄送石钧父二首·其一

凤麟元德产,阅世自深根。

士岂无公论,人宜有达尊。

三山聊袖手,九折未惊魂。

瓦砾看珠贝,先声到塞垣。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