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临水远送君,征鸿掠天不堪闻。
临岐握手惜此别,车已载脂仆在门。
骊歌未残心欲动,剪烛夜谈如昨梦。
茂林已扫山阴迹,地黄犹注床头瓮。
明朝咫尺隔沧溟,烟波渺渺迷羌津。
我亦归来念离索,孤坐手取柏子焚。
君绝畛畦我平易,肝胆相倾无复讳。
春风万斛撒金莲,迟君更作连宵醉。
登山临水远送君,征鸿掠天不堪闻。
临岐握手惜此别,车已载脂仆在门。
骊歌未残心欲动,剪烛夜谈如昨梦。
茂林已扫山阴迹,地黄犹注床头瓮。
明朝咫尺隔沧溟,烟波渺渺迷羌津。
我亦归来念离索,孤坐手取柏子焚。
君绝畛畦我平易,肝胆相倾无复讳。
春风万斛撒金莲,迟君更作连宵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体现了深沉的友情和别离的哀愁。开篇“登山临水远送君”一句,就设定了一种送别的场景,表现了对朋友的不舍和惜别的情怀。“征鸿掠天不堪闻”则通过听到的雁叫声,增添了一份离愁。
接着,“临岐握手惜此别”表达了在分别之际,抓住对方的手,表示对这次别离的珍惜和不舍。“车已载脂仆在门”则描绘出朋友即将远行的情景,使人感到时间紧迫,分离在即。
“骊歌未残心欲动”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而“剪烛夜谈如昨梦”则通过对过去聚会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下片“茂林已扫山阴迹”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改变,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别后的孤寂。“地黄犹注床头瓮”则是诗人对朋友留宿期间所用物品的记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
“明朝咫尺隔沧溟,烟波渺渺迷羌津”这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思念之深。诗人用“咫尺”来形容天各一方的距离,以及“烟波渺渺”来形容隔绝的感觉,使得读者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和难以忘怀。
最后,“我亦归来念离索,孤坐手取柏子焚。君绝畛畛我平易,肝胆相倾无复讳。”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回归后的寂寞,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思念。通过焚烧柏子来寄托哀愁,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如同肝胆相照,不需要多言。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是一篇送别之作中的佳构。
赤壁山,赤壁水。江有蛟龙,野有蛇虺。
天苍苍,云茫茫。
周瑜于此走曹操,声名万古随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