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麟元德产,阅世自深根。
士岂无公论,人宜有达尊。
三山聊袖手,九折未惊魂。
瓦砾看珠贝,先声到塞垣。
凤麟元德产,阅世自深根。
士岂无公论,人宜有达尊。
三山聊袖手,九折未惊魂。
瓦砾看珠贝,先声到塞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寄送石钧父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或同僚石钧父深厚的情谊和敬仰之情。
"凤麟元德产,阅世自深根。" 这两句开篇便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凤麟象征着吉祥、纯洁和高贵,而"元德"则是指最根本的美德。"阅世自深根"表明诗人认为石钧父这种品德在历经世事磨砺之后,更加坚固不移,如同树木的根基越来越深。
"士岂无公论,人宜有达尊。" 这两句强调了士人的评价应当公开透明,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应该坦诚相待,互相尊重。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对石钧父品德的认可和赞美。
"三山聊袖手,九折未惊魂。" 这两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脉比作朋友间的情谊,尽管崎岖,但依旧不减深厚之意。这里表达的是诗人与石钧父之间情谊的坚固和深远。
"瓦砾看珠贝,先声到塞垣。" 最后两句则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普通的石头(瓦砾)与珍贵的珠宝相比较,意味着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事物,在诗人眼中也能成为珍奇。这表达了诗人对石钧父才能的高度认可和赞赏。"先声到塞垣"则可能暗示着诗人的这番情谊已传遍四方,达到遥远的地方。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高洁的人格赞美,是一篇表达友情和敬仰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