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潮浩浩涨弥漫,水面铺平十八滩。
我是劳人倍惶恐,江神幸勿起波澜。
洪潮浩浩涨弥漫,水面铺平十八滩。
我是劳人倍惶恐,江神幸勿起波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十八滩时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旅途安全的忧虑。
首句“洪潮浩浩涨弥漫”,以“浩浩”和“弥漫”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洪水汹涌澎湃、覆盖广阔水面的壮观景象,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接着,“水面铺平十八滩”一句,巧妙地将水面的平静与前面的洪潮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复杂多变。
“我是劳人倍惶恐”,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作为旅人的担忧和不安。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劳人(即劳动者或旅行者)的心情自然会更加沉重,对未知的恐惧油然而生。
最后一句“江神幸勿起波澜”,则寄托了诗人对江神的祈愿,希望江神能够保佑旅途平安无恙,不要兴起波澜。这一句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壮丽景色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旅途安全的深切忧虑,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君不闻东海王,三女才色少女良,冠金玉佩云霞裳。
超忽六合凌三光,四海托姻无与当。
画开水府如人世,宝幄琼筵照天地。
群仙冉冉会佳期,招得神夫柳家毅。
毅也前身应是龙,菱髯广额苍颜容,玩世亦与潜渊同。
时来踊跃返初服,天与伉俪还珠宫。
至今庙貌临东海,雾阁云窗事何在。
但使龙推泽物心,天下祀之诚匪淫。
我谒行祠向淮浦,黯惨帷中灵欲语。
十日一风,五日一雨,无冲波以危彼舟楫,无大旱以败彼禾黍。
嗟尔龙兮顺济斯民千万秋,龙亦永赫厥灵於此州,毋乖其道纷逢尤。
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
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
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
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
一林堆锦映千灯,照眼牵情欲不胜。
知倚晴明娇自足,解将颜色醉相仍。
好风轻引香烟入,甘露才和粉艳凝。
深处最怜莺蹂践,懒时先被蝶侵凌。
对持真境应无取,分付空门又未能。
迎日似翻红烧断,临流疑映绮霞层。
幽含晚态怜丹桂,盛绩春光识紫藤。
每到花枝独惆怅,山东惟有杜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