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坐忘真,为我洗俚耳。
浮舟作阮咸,坐客亦兴起。
此声从何来,湖阴正清泚。
孟公苦好客,下榻更奇士。
卢遨踞龟壳,万事俱不理。
夏衣始轻体,莲钱复靡靡。
重酌黄冠师,依风且流徵。
天台坐忘真,为我洗俚耳。
浮舟作阮咸,坐客亦兴起。
此声从何来,湖阴正清泚。
孟公苦好客,下榻更奇士。
卢遨踞龟壳,万事俱不理。
夏衣始轻体,莲钱复靡靡。
重酌黄冠师,依风且流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舟中聚会场景,充满了道家的超然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韩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在天台山中,一位名为郑谷耕的道士弹奏阮咸琴的场景。
“天台坐忘真,为我洗俚耳。”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氛围,天台山的静谧与超脱,仿佛能洗净世俗的尘埃,让人忘却凡俗,沉浸于道家的境界之中。
“浮舟作阮咸,坐客亦兴起。”诗人接着描述了郑谷耕在舟中弹奏阮咸的情景,音乐如同一股清流,不仅触动了演奏者的心弦,也激发了周围宾客的热情,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活力与和谐。
“此声从何来,湖阴正清泚。”音乐的源头似乎来自清澈的湖水之阴,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纯净与清雅,又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孟公苦好客,下榻更奇士。”这里借用了孟尝君好客的故事,表达了主人对宾客的热烈欢迎和对郑谷耕这位奇士的敬重之情。
“卢遨踞龟壳,万事俱不理。”卢遨,即卢仝,以他的狂放不羁闻名。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郑谷耕在音乐中的自由与超脱,他仿佛与世隔绝,只专注于音乐的世界。
“夏衣始轻体,莲钱复靡靡。”夏日的轻衣与莲花的轻盈,共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与郑谷耕的音乐相得益彰,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重酌黄冠师,依风且流徵。”最后,诗人以“黄冠师”指代道士,表示对郑谷耕的尊敬,并以“依风且流徵”结束,寓意着音乐如同随风飘扬的旋律,悠长而深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对舟中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道家文化的超然与自然之美,以及音乐带来的精神愉悦与心灵净化。
玉戏初阑,银妆又换,琼楼现出纤翳。
写弄珠游,绘凌波样,可少神仙新制。
流连懒去,谁惜汝、欲飞无翅。
好是山深一种,婵娟泥人寒翠。冬宵最愁对此。
奈奇冷、耸肩难避。准备虚窗先掩,重衾如水。
尽把梅花付与,呵冻笑、填词不成字。
误作天明,风鸦叫起。
绮夕埋愁,佳春殢醉,客思又消多许。
杨柳才青,便有莺栖燕住。
楼一角、三面花藏,帘半卷、二更月度。
拨兰篝、香酽如云,管他天际有风露。
犀卮琼液正满,堪听筝弦变响,暗挑离绪。
杜宇催人,烟外鹁鸪催雨。
把心头、万种悲欢,了眼底、片时侬汝。
解缠腰、半摺罗巾,染将啼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