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六十》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六十》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睍睆飞来载好音,分明残夏胜春深。

小窗谁作幽人伴,惟是炉香共绿阴。

(0)
注释
睍睆:形容鸟儿飞翔轻盈的样子。
好音:好消息或悦耳的声音。
残夏: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幽人:隐士或孤独的人。
炉香:炉火燃烧的香气。
绿阴:绿色的树荫。
翻译
翩翩飞来的鸟儿带来了好消息,夏日虽残却胜过春天。
在小小的窗口,谁是孤独的人的伴侣?只有炉火和翠绿的树荫作伴。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夏末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睍睆飞来载好音"一句中的“睍睆”形容声音轻柔、连绵,可能是指蝉鸣声或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这里的“好音”不仅指听觉上的愉悦,更有对夏日宁静氛围的赞美。

"分明残夏胜春深"则直接点出了季节特征和诗人的偏爱,认为即将过去的夏天(残夏)比之于春天更为深长。这里“分明”二字强调了这种对比是清晰可感的。

接下来的两句"小窗谁作幽人伴,惟是炉香共绿阴"描绘了一幅诗人独处小窗边的静谧图景。在这个空间里,只有炉中的香气与外面树木的浓荫相伴,这种宁静而微妙的情境,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总体来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界细微之美的感悟和对孤独生活的享受。诗人的情感不仅寄托在景物上,也透过这些景象展现出其对生命某种静谧片段的珍视。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忆鄱阳旧游

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

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0)

乘潮至渔浦作

舣棹乘早潮,潮来如风雨。

樟台忽已隐,界峰莫及睹。

崩腾心为失,浩荡目无主。

豗㦎浪始闻,漾漾入鱼浦。

云景共澄霁,江山相吞吐。

伟哉造化工,此事从终古。

流沫诚足诫,商歌调易苦。

颇因忠信全,客心犹栩栩。

(0)

送欧阳子还江华郡

江华胜事接湘滨,千里湖山入兴新。

才子思归催去棹,汀花且为驻残春。

(0)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六十五

橹慢生轻浪,帆虚带白云。

客船虽狭小,容得瘦将军。

(0)

米囊花

开花空道胜于草,结实何曾济得民。

却笑野田禾与黍,不闻弦管过青春。

(0)

谭子池

澄水一百步,世名谭子池。

余诘陵阳叟,此池当因谁。

父老谓余说,本郡谭叔皮。

开元末年中,生子字阿宜。

坠地便能语,九岁多须眉。

不饮亦不食,未尝言渴饥。

十五锐行走,快马不能追。

二十入山林,一去无还期。

父母忆念深,乡闾为立祠。

大历元年春,此儿忽来归。

头冠簪凤皇,身著霞裳衣。

普遍拯疲俗,丁宁告亲知。

余为神仙官,下界不可祈。

恐为妖魅假,不如早平夷。

此有黄金藏,镇在兹庙基。

发掘散生聚,可以救贫羸。

金出继灵泉,湛若清琉璃。

泓澄表符瑞,水旱无竭时。

言讫辞冲虚,杳霭上玄微。

凡情留不得,攀望众号悲。

寻禀神仙诫,彻庙斸开窥。

果获无穷宝,均融沾困危。

巨源出岭顶,喷涌世间稀。

异境流千古,终年福四维。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