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胜事接湘滨,千里湖山入兴新。
才子思归催去棹,汀花且为驻残春。
江华胜事接湘滨,千里湖山入兴新。
才子思归催去棹,汀花且为驻残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之情的画面。诗人以“江华胜事接湘滨”开篇,表达了对美好景致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即将告别的情境。“千里湖山入兴新”则是说这种美景已经融入到心中的某种新鲜感受中去。
接着,“才子思归催去棹”一句,通过“才子”的称呼表达了对被送之人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急切的离别情绪。这里的“催去棹”,不仅是实际行动上的准备,也象征着心里的不舍和迫切。
最后,“汀花且为驻残春”则是在这样匆忙的离别中,诗人还想要在岸边的花朵面前停留片刻,以此来凝固这即将逝去的春天。这里的“驻残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留恋,也是对即将失去的人事关系的一种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送别之情,同时也体现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美好时光难以长存的感慨。
逆水行舟嫌道远,旅人闷对难消遣。
倏忽之间风暴来,遥望高山黑云卷。
一霎船颠如簸扬,舟子篙乱如飞蝗。
随流未辨泊河处,岚光云气芬茫茫。
东西南北都不辨,空中但听走雷电。
聒耳波涛夹雨声,杳冥变幻如流霰。
此时客怀心胆寒,新愁往事集眉端。
少年不解离乡苦,老大方知行路难。
追思昔日深闺内,玉肌绰约飘香佩。
小鬟扶我傍花阴,弓鞋怕溜苔痕翠。
宁知中岁苦奔波,烈日狂飙任折磨。
自怜憔悴风尘里,谁唱红颜无渡河。
坐久云收风雨了,馀霞远带尖峰小。
低徊鸥鹭泛清流,忘机只有无情鸟。
的薏生于莲,甘苦同一天。
谁甘复谁苦,转眼换尘鲜。
究其甘苦种,藕实二何先。
藕空实有心,何者相因缘。
实落还成藕,生性胡同然。
华如车轮大,叶或小如钱。
处秽比君子,宅净胎圣贤。
净秽性不二,差别随境迁。
自非粲莲舌,此蕴终难宣。
璞老莲邦客,蓄念金刚坚。
成佛佛有待,翻让灵运前。
眷属字纪云,两载从餐眠。
熏染岂云久,入苦遂能蠲。
灵山华藏海,仅挹埃与涓。
便闻弥留顷,合掌迎金仙。
想有幡幢葆,天半纷反翩。
宁歇懈慢国,会叩莲池边。
化为池中华,色异根当连。
璞也跻百岁,定证如来禅。
指月明净性,魄满光自圆。
礼日参初观,寂照穷悲泉。
十念非诳语,吾曹庶勉旃。
《邓生纪云璞君族弟也依之学佛两载合掌诵佛而化璞君喜为往生之徵贻书远告即用其见赠韵论次其事》【清·沙元炳】的薏生于莲,甘苦同一天。谁甘复谁苦,转眼换尘鲜。究其甘苦种,藕实二何先。藕空实有心,何者相因缘。实落还成藕,生性胡同然。华如车轮大,叶或小如钱。处秽比君子,宅净胎圣贤。净秽性不二,差别随境迁。自非粲莲舌,此蕴终难宣。璞老莲邦客,蓄念金刚坚。成佛佛有待,翻让灵运前。眷属字纪云,两载从餐眠。熏染岂云久,入苦遂能蠲。灵山华藏海,仅挹埃与涓。便闻弥留顷,合掌迎金仙。想有幡幢葆,天半纷反翩。宁歇懈慢国,会叩莲池边。化为池中华,色异根当连。璞也跻百岁,定证如来禅。指月明净性,魄满光自圆。礼日参初观,寂照穷悲泉。十念非诳语,吾曹庶勉旃。
https://shici.929r.com/shici/NYMQMpc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