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楼春.赠河内贾云谷》
《玉楼春.赠河内贾云谷》全文
清 / 彭孙遹   形式: 词  词牌: 玉楼春

三河自昔繁华地,君最风流堪自喜。

莫向天涯作旅愁,人生大约如萍寄。

曲江当日曾连辔。盛年略与荀郎似。

今朝试向镜中看,不觉已年三十四。

(0)
鉴赏

此诗《玉楼春·赠河内贾云谷》由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通过对贾云谷的赠言,展现了对友人风华正茂、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思。

首句“三河自昔繁华地”,描绘了贾云谷所处之地往昔的繁盛景象,暗示其背景的辉煌与历史的深厚。接着“君最风流堪自喜”一句,直接赞美了贾云谷的风度与才华,表达了对其个人魅力的欣赏和自豪之情。

“莫向天涯作旅愁,人生大约如萍寄。”这两句诗则转向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劝诫贾云谷不要因远离家乡而感到忧愁,人生如同浮萍随波逐流,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短暂性。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曲江当日曾连辔。盛年略与荀郎似。”这里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将贾云谷与古代文人荀彧相比较,暗示贾云谷在年轻时也曾有过与荀彧相似的辉煌岁月,表达了对贾云谷青年时期的赞誉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最后,“今朝试向镜中看,不觉已年三十四。”这句诗以自我反思的方式,提醒贾云谷岁月不待人,转眼间已步入中年。通过镜子的映照,贾云谷或许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既是对友人的深情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彭孙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彭孙遹

彭孙遹
朝代:清   字:骏孙   号:羡门   籍贯:又号金粟山   生辰:yù)(1631—1700

彭孙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猜你喜欢

三和

花篮果担更噭呼,巾㡚绚烂车骑都。

民多逐末少重本,神岂护短仍凭愚。

厥初捧楬土与木,继以刀割俄香涂。

垂旒绝类河求弁,照乘得匪龙献珠。

尝闻邺令沉巫妪,未必顾劭资髯奴。

阮瞻著论现变怪,罗支送客逢揶揄。

纷纷诛贿及编户,往往求福于朽株。

酒肉如山鼓笛噪,尘飞不见四达衢。

世无孟子卫吾道,河汾先生亦圣徒。

记蜡之俗通上古,舞雩之咏传先儒。

于时游者未滥觞,操携不过卮与壶。

乃今城郭尽衣锦,肯信田里寒无襦。

譬如银海偶生翳,忽逢金篦为刮矑。

又若众人餔糟醉,壮哉欲以一手扶。

馀力矢诗来挑战,邾卑鄫陋素备无。

明鬼首破异端惑,观社兼奋直笔诛。

夜出偏师斫其垒,以杖击地何神乎。

摧锋始欲恣凌铄,敛兵除戒无暴虐。

静思神理幽而玄,孰若孔道昜且较。

更阑市罢欲栖乌,人出空巷堪罗爵。

□□□□□□□,飨众共烹君夫駮。

□□□□□□□,□□□□□□乐。

风调已兆王道行,霰集预占祥瑞数。

先生置之勿复谈,遂事往矣舟移壑。

街头新醅贱如水,孕鱼可鱐蚝可剥。

祝史怀肉厌苾芬,邻翁邀饮任草恶。

独惭绝唱难追攀,如以美玉博鼠朴。

(0)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隔竹敲茶臼

午杵谁敲臼,山童髻两髽。

偶因声隔竹,不觉意思茶。

北牖沉沉静,南墙故故遮。

微闻孤杵响,初试一旗斜。

门掩王猷宅,泉甘陆羽家。

搜肠搅文字,毋乃太清耶。

(0)

题陈主学达观堂二首·其二

华堂需被记,老笔岂能工。

尺鴳飞篱下,醯鸡舞瓮中。

形骸均土木,利欲等苓通。

独学知闻少,烦君为击蒙。

(0)

答番昜使君胡直院二首·其一

老欠人书债,惟公幸恕之。

不逢斲窗处,即值揽衣时。

胆薄书行诏,才悭倚閤诗。

自怜双鬓秃,犹忝属车随。

(0)

答林祖武

向来思钝费冥搜,不觉呻吟到白头。

曾与乃翁分雪案,今看吾子突烟楼。

晚多借月留云作,却悔升天入海求。

大有英才被诗赚,岂如黄册取公侯。

(0)

棕冠

羽士过门卖,新翻样愈奇。

坚如龟屋制,精似鹿胎为。

邛杖扶相称,唐衣戴最宜。

笑他蝉冕客,忧畏白须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