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和》
《三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古风

花篮果担更噭呼,巾㡚绚烂车骑都。

民多逐末少重本,神岂护短仍凭愚。

厥初捧楬土与木,继以刀割俄香涂。

垂旒绝类河求弁,照乘得匪龙献珠。

尝闻邺令沉巫妪,未必顾劭资髯奴。

阮瞻著论现变怪,罗支送客逢揶揄。

纷纷诛贿及编户,往往求福于朽株。

酒肉如山鼓笛噪,尘飞不见四达衢。

世无孟子卫吾道,河汾先生亦圣徒。

记蜡之俗通上古,舞雩之咏传先儒。

于时游者未滥觞,操携不过卮与壶。

乃今城郭尽衣锦,肯信田里寒无襦。

譬如银海偶生翳,忽逢金篦为刮矑。

又若众人餔糟醉,壮哉欲以一手扶。

馀力矢诗来挑战,邾卑鄫陋素备无。

明鬼首破异端惑,观社兼奋直笔诛。

夜出偏师斫其垒,以杖击地何神乎。

摧锋始欲恣凌铄,敛兵除戒无暴虐。

静思神理幽而玄,孰若孔道昜且较。

更阑市罢欲栖乌,人出空巷堪罗爵。

□□□□□□□,飨众共烹君夫駮。

□□□□□□□,□□□□□□乐。

风调已兆王道行,霰集预占祥瑞数。

先生置之勿复谈,遂事往矣舟移壑。

街头新醅贱如水,孕鱼可鱐蚝可剥。

祝史怀肉厌苾芬,邻翁邀饮任草恶。

独惭绝唱难追攀,如以美玉博鼠朴。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三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世态的观察和批判,以及对于道德与修养的思考。

诗中“花篮果担更噭呼,巾㡚绚烂车骑都”一句,形象地描述了繁华的市集景象,但紧接着“民多逐末少重本,神岂护短仍凭愚”的批判,指出人们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根本和道德。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贵贱等不同层面,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酒肉如山鼓笛噪,尘飞不见四达衢”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但在这样的喧嚣中,却看不清社会的真实面貌。紧接着,“世无孟子卫吾道,河汾先生亦圣徒”表明诗人对于古代圣贤之道的怀念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丰富,意象复杂,既有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尖锐批评,也有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修养的深沉思考。诗人的情感态度从关切到讽刺,从怀旧到自省,都在这纷繁复杂的诗句中得到了体现。这不仅是一首描绘社会风貌的诗,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