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耕樵必业儒。
惟有桐城南郭外,朝为原宪莫陶朱。
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耕樵必业儒。
惟有桐城南郭外,朝为原宪莫陶朱。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古代闽地(今福建一带)人民生活的画面。开篇即指出当地人重视教育,务实本分,同时也懂得读书,若非从事农业或樵采业的话,就必须致力于儒家学问。这反映了古代社会重农抑商以及崇尚儒术的文化风貌。
接着,诗人描写了一处具体景象——桐城南郭外,这里曾经是原宪(官府管理土地的官员)活动的地方,但如今却是陶朱(战国时期著名经济学家陶渊明)般的人物无法再现。这里或许隐含了对过去时代的怀念,或是在表达对当下社会状况的某种不满。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闽地民风和特定地点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历史变革的感慨。
滚滚东流水。想江头、当歌对酒,逼人豪气。
乌鹊南飞星三五,天净月明似洗。
横槊向、楼船閒倚。
天下归心原容易,只吹笙、为纳英雄计。
虽老骥,志千里。东风为送周郎喜。
俯漳流、层台铜雀,也休夸靡。
国色二乔何难锁,魂断分香卖履。
况疑冢、迷离难记。
盼取西陵知谁某,教佳人、空揾桃花泪。
何处望,作歌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