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席次韵微之泛舟》
《即席次韵微之泛舟》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画舸幽寻北果园,应将陈迹问桑门。

地随墙墅行多曲,天著冈峦望易昏。

故国时平空有木,荒城人少半为村。

悠悠兴废皆如此,赖付乾愁酒一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wēizhīfànzhōu
sòng / wángānshí

huàyōuxúnběiguǒyuányìngjiāngchénwènsāngmén

suíqiángshùxíngduōtiānzhùgāngluánwànghūn

guóshípíngkōngyǒuhuāngchéngrénshǎobànwèicūn

yōuyōuxīngfèijiēlàiqiánchóujiǔzūn

注释
画舸:画舫。
幽寻:悄悄寻找。
北果园:北方的果园。
桑门:僧侣。
地随墙墅:道路随着墙边的别墅弯曲。
行多曲:蜿蜒曲折。
天著冈峦:天空映衬着山峰。
望易昏:视野容易变得模糊。
故国:故乡。
时平:太平时期。
空有木:只剩下树木。
荒城:荒废的城市。
人少半为村:人口稀少,多数地方变成了村庄。
悠悠:漫长。
兴废:兴盛和衰败。
赖付:只能寄托于。
乾愁:深深的忧虑。
酒一樽:一杯酒。
翻译
我乘船在幽静的小径寻找北果园,想要向僧侣询问过去的遗迹。
沿着曲折的墙边小路前行,天空映衬着起伏的山峦,视野渐渐模糊。
和平时期,故乡只剩下一些树木,荒废的城市里多半成了村庄。
历史的兴衰变迁都如此悠长,只能借酒消愁,寄托感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以画舸为媒介,进行了一次寻幽探秘之旅,来到了一个叫做“北果园”的地方。在这里,他不仅是在欣赏自然美景,更是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陈迹,去寻找那些已经消逝的历史印记。

诗中的“应将陈迹问桑门”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询问和了解过往历史的渴望。而“地随墙墅行多曲,天著冈峦望易昏”则描绘了一种曲折蜿蜒的地形,以及日落时分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光阴荏苒之感。

接下来的“故国时平空有木,荒城人少半为村”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故土的眷恋和对过去繁华时期的怀念。这里的“故国”虽未明言,但可以想象是诗人心中的一个理想化的地方。而“荒城人少半为村”则显示了时间流逝下的一种凋敝与孤寂。

最后,“悠悠兴废皆如此,赖付乾愁酒一樽”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兴衰、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借着酒来缓解内心的忧愁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显得既有些许的宿命论色彩,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邃的哲理。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示了他精湛的文学造诣,更是通过这种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时间与生命价值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赋得太湖春水送华以及岁贡

浩浩来天日,溶溶接汉津。

光随征棹远,绿染客袍新。

瑞气初销腊,恩波总是春。

明朝禹门外,一跃有谁论。

(0)

题画二首·其二

碧树朝笼五色霞,家家香饭熟胡麻。

刘郎一去无消息,开尽溪头白葛花。

(0)

送钱经二首·其一

秋云漠漠树离离,孤馆俄惊雨后时。

明日风帆江上路,看山应起故园思。

(0)

题苏小小像

油碧车轻路去遥,西陵松柏暮潇潇。

纱窗昨夜黄梅雨,添得钱唐几番潮。

(0)

秋夜

天高风露凉,月清桂花冷。

嘹嘹雁来宾,蔌蔌叶堕井。

空斋独无寐,兹夕惟念永。

如何床畔灯,偏照离人影。

(0)

题画

野水净无埃,秋痕欲上苔。

自缘凉坐久,不为看山来。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