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nhuìcāngjiézàotái
táng / céncān

huāngtáiwǎnhántiānbēi
kōngjiēyǒuniǎoyóuzàoshūshí

注释
野寺:荒郊野外的寺庙。
荒台:废弃的台基或平台。
寒天:寒冷的天气或天空。
古木:古老的树木,常用来营造凄凉或历史悠久的氛围。
空阶:无人走动的台阶,显得空旷寂寞。
鸟迹:鸟儿留下的脚印或踪迹。
造书时:创造或书写文字的时代,这里比喻为古代文明的起源时期。
翻译
荒野中的古寺与废台在傍晚时分显得凄凉,寒冷的天空下古老树木更添悲伤情绪。
空旷的台阶上留有鸟儿的足迹,仿佛还在诉说着当初这里创造文字的故事时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古寺的晚景。"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一句,通过对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萧索的氛围。"荒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荒废,而"寒天"则增添了一份凉意。"古木"常常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沧桑,"悲"字则传达出一丝哀愁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鸟迹与人工的笔墨联系起来。"空阶"表明寺庙内外都是一片宁静,连人的踪迹都不见。而"鸟迹"则是生命活动的标志,它们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印,这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被比作是古人造字时的情景。这不仅强化了荒废古寺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间静止、历史凝固的感觉。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文化和智慧传承的怀念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历史变迁、物是人非以及生命流逝等主题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五有感

出处从来自不齐。后车方载太公归。

谁知孤竹夷齐子,正向空山赋采薇。

黄菊嫩,晚香枝。一般同是采花时。

蜂儿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间自在飞。

(0)

清平乐·其五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0)

次韵冯弋同年

细雨濛濛江雾昏,坐曹聊且免泥奔。

卖盐酤酒知同病,一笑何劳赋北门。

(0)

送黄从政宰晋江

泉山南望海之滨,家乐文儒里富仁。

弦诵多于邹鲁俗,绮罗不减蜀吴春。

怀章近辍枢廷杰,制锦重纡学馆人。

岂独光荣生邑里,须知美化浃瓯闽。

(0)

次韵黄夷仲茶磨

前人初用茗饮时,煮之无问叶与骨。

寖穷厥味臼始用,复计其初碾方出。

计尽功极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创物。

破槽折杵向墙角,亦其遭遇有伸屈。

岁久讲求知处所,佳者出自衡山窟。

巴蜀石工强镌凿,理疏性软良可咄。

予家江阳远莫致,尘土何人为披拂。

(0)

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

白发已十载,青春无一堪。

不惊新岁换,聊与故人谈。

牛健民声喜,鸦娇雪意酣。

霏微不到地,和暖要宜蚕。

岁月斜川似,风流曲水惭。

行吟老燕代,坐睡梦江潭。

丞掾颇哀援,歌呼谁怕参。

衰怀久灰槁,习气尚馋贪。

白啖本河朔,红消真剑南。

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

归卧灯残帐,醒闻叶打庵。

须烦李居士,重说后三三。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