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从来自不齐。后车方载太公归。
谁知孤竹夷齐子,正向空山赋采薇。
黄菊嫩,晚香枝。一般同是采花时。
蜂儿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间自在飞。
出处从来自不齐。后车方载太公归。
谁知孤竹夷齐子,正向空山赋采薇。
黄菊嫩,晚香枝。一般同是采花时。
蜂儿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间自在飞。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其五》。它以一种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首句“出处从来自不齐”,暗示世事纷繁,人生道路各异。接下来提到“后车方载太公归”,暗指姜太公得遇周文王,象征着贤能者得遇明主,而“孤竹夷齐子”则借指那些坚守节操却不得重用的人,他们在“空山”中过着隐逸的生活,采薇自给,寓言了作者自身的境遇。
“黄菊嫩,晚香枝”描绘了一幅秋日菊花盛开的画面,与前文的“太公归”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高洁情操。“一般同是采花时”,表面上写的是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实则隐含了对官场束缚的讽刺。“蜂儿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间自在飞”以蜜蜂勤劳却受制于官府,反衬蝴蝶的自由自在,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繁苛的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寓言故事,寄寓了辛弃疾对于仕途坎坷、人格独立以及追求自由的深刻思考。
造膝陈情乞一辞,动予矜恻动予悲。
先皇遗诏惟钦此,去国馀思或过之。
可例青田原侑庙,漫愁郑国竟摧碑。
吾非尧舜谁皋契,汗简评论且听伊。
陌桑已椹春蚕老,春蚕作茧圆且好。
缫丝织帛代精工,忘却西陵夺天巧。
西陵岂识锦绣段,踵事增华吁可叹。
世间万事率如兹,我亦因之悟文翰。
知我罪我皆春秋,权舆锦绣原马头。
设使世人不尚帛,沸锅谁解白丝抽。
白丝蚕口之所吐,自缚自戕还自取。
何如菜子出青虫,花间常见春驹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