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膝陈情乞一辞,动予矜恻动予悲。
先皇遗诏惟钦此,去国馀思或过之。
可例青田原侑庙,漫愁郑国竟摧碑。
吾非尧舜谁皋契,汗简评论且听伊。
造膝陈情乞一辞,动予矜恻动予悲。
先皇遗诏惟钦此,去国馀思或过之。
可例青田原侑庙,漫愁郑国竟摧碑。
吾非尧舜谁皋契,汗简评论且听伊。
这首诗是乾隆皇帝为表彰大学士勤宣伯张廷玉而作。张廷玉在先皇遗诏下,被安排配享于庙廷之中。乾隆皇帝在诗中表达了对张廷玉的深切同情与敬意,同时也强调了先皇遗诏的重要性。诗中提到,即使外界有不同意见,但先皇的遗愿应当得到尊重和执行。
“造膝陈情乞一辞”,描绘了张廷玉向皇帝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动予矜恻动予悲”,表达了乾隆皇帝对张廷玉情感的共鸣和内心的触动。接着,“先皇遗诏惟钦此”,强调了先皇遗诏的权威性,表明了皇帝对先皇遗愿的尊重和遵循。
“去国馀思或过之”则反映了张廷玉离开国家后,对国家的思念可能超过了常人。接下来的诗句“可例青田原侑庙,漫愁郑国竟摧碑”,通过类比古代的庙宇和碑文,表达了对张廷玉功绩的肯定和对其可能遭遇的担忧。
最后,“吾非尧舜谁皋契,汗简评论且听伊”,表达了乾隆皇帝认为自己并非古代圣君,对于张廷玉的评价应由历史来评判,体现了对张廷玉的公正评价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张廷玉个人的关怀,也有对先皇遗愿的尊重,展现了乾隆皇帝作为君主的深沉思考和对臣子的体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