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木落高山出,仰视神宫何崒嵂。
昭陵石马向天嘶,谁同李令心如日。
有声隆隆来隧中,骏奔执爵皆改容。
苌宏自信先君力,独拜秋原御路东。
昌平木落高山出,仰视神宫何崒嵂。
昭陵石马向天嘶,谁同李令心如日。
有声隆隆来隧中,骏奔执爵皆改容。
苌宏自信先君力,独拜秋原御路东。
此诗《陵下人言》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描绘昌平山的壮丽景色和昭陵的庄严气氛,以及祭陵时的神秘声音,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昌平木落高山出”,以秋天树木凋零、群山显露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远的氛围。接着“仰视神宫何崒嵂”一句,将视角转向高耸入云的神宫,用“崒嵂”一词形容其雄伟壮观,表达了对古代建筑艺术的赞叹。
“昭陵石马向天嘶”描绘了昭陵石马的威严形象,仿佛在向天空发出嘶鸣,象征着陵墓主人的威望与荣耀。紧接着“谁同李令心如日”一句,以李令的心比作太阳,赞美其忠诚与光明,暗示陵墓主人的品德高尚。
“有声隆隆来隧中”突然转折,描述祭陵时从宝城中传出的隆隆之声,这声音震撼人心,让参与祭祀的人们表情严肃,表现出对这一神秘现象的敬畏之情。“骏奔执爵皆改容”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声音的影响力,连参与祭祀的人都改变了表情,显示出其非同寻常的震撼力。
最后,“苌宏自信先君力,独拜秋原御路东”两句,借苌宏的故事,表达了对先祖力量的信仰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苌宏自信于先君之力,独自在秋原上向御路东方向行礼,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昌平山、昭陵、祭陵仪式及神秘声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价值的尊重与传承。
括苍之山天下雄,控引百粤横西东。
高城月出海莲白,野亭莺啭山花红。
伍乔光芒映南服,知有高人住林麓。
濛濛碧雾际江天,冉冉閒云蔽幽谷。
大峰嵯峨仙所都,轩辕上天遗鼎湖。
川水秋沈莫耶剑,石龙夜吐摩尼珠。
长乐山人乐禅寂,捧檄东归喜何剧。
江湖鸥鹭惜离群,丛社象龙趋法席。
恩波浩荡广如天,五云回首蓬莱边。
明年我亦访遗逸,独骑白鹤来青田。
慄慄北风劲,百草腓且僵。
白日失中舍,惨澹寒无光。
漫漫愁思多,激烈歌声长。
浮云结重阴,俛仰内自伤。
挥剑出长坂,我马玄以黄。
川流移东溟,葵藿倾太阳。
端居顾安适,谁能履周行。
崔崔玉山冈,孤坟郁苍苍。
猗猗蕙兰花,千古含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