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陵下人言上年冬祭时有声自宝城出至祾恩?食顷止人皆异之》
《陵下人言上年冬祭时有声自宝城出至祾恩?食顷止人皆异之》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古风

昌平木落高山出,仰视神宫何崒嵂。

昭陵石马向天嘶,谁同李令心如日。

有声隆隆来隧中,骏奔执爵皆改容。

苌宏自信先君力,独拜秋原御路东。

(0)
鉴赏

此诗《陵下人言》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描绘昌平山的壮丽景色和昭陵的庄严气氛,以及祭陵时的神秘声音,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昌平木落高山出”,以秋天树木凋零、群山显露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远的氛围。接着“仰视神宫何崒嵂”一句,将视角转向高耸入云的神宫,用“崒嵂”一词形容其雄伟壮观,表达了对古代建筑艺术的赞叹。

“昭陵石马向天嘶”描绘了昭陵石马的威严形象,仿佛在向天空发出嘶鸣,象征着陵墓主人的威望与荣耀。紧接着“谁同李令心如日”一句,以李令的心比作太阳,赞美其忠诚与光明,暗示陵墓主人的品德高尚。

“有声隆隆来隧中”突然转折,描述祭陵时从宝城中传出的隆隆之声,这声音震撼人心,让参与祭祀的人们表情严肃,表现出对这一神秘现象的敬畏之情。“骏奔执爵皆改容”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声音的影响力,连参与祭祀的人都改变了表情,显示出其非同寻常的震撼力。

最后,“苌宏自信先君力,独拜秋原御路东”两句,借苌宏的故事,表达了对先祖力量的信仰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苌宏自信于先君之力,独自在秋原上向御路东方向行礼,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昌平山、昭陵、祭陵仪式及神秘声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价值的尊重与传承。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湘潭雨色

凝烟积翠淡如流,万里苍茫一望秋。

坐对湘潭归棹晚,乱山残雨送猿愁。

(0)

南园刈麦

刈麦向南圃,城中不异村。

晴风低乳燕,夏日满衡门。

岂独糊家口,且思供酒樽。

生涯谁谓薄,郭外有鸡豚。

(0)

中秋汎澉溆湖董萝石许东山朱西村陈勾溪许九杞孙太白沈紫峡同赋

人物百年沧海上,钓竿袅袅拂珊瑚。

前峰吹笛月在水,中流放歌秋满湖。

夜静鱼龙回浦溆,天低星宿动菰蒲。

山川胜槩自今昔,天柱洞庭还有无。

(0)

送现藏主往处州长乐

括苍之山天下雄,控引百粤横西东。

高城月出海莲白,野亭莺啭山花红。

伍乔光芒映南服,知有高人住林麓。

濛濛碧雾际江天,冉冉閒云蔽幽谷。

大峰嵯峨仙所都,轩辕上天遗鼎湖。

川水秋沈莫耶剑,石龙夜吐摩尼珠。

长乐山人乐禅寂,捧檄东归喜何剧。

江湖鸥鹭惜离群,丛社象龙趋法席。

恩波浩荡广如天,五云回首蓬莱边。

明年我亦访遗逸,独骑白鹤来青田。

(0)

棠梨画眉

东风昨夜动微和,一树红梨簇锦柯。

莫恋枝头红粉态,王孙挟弹醉来过。

(0)

挽宋龙州先生

慄慄北风劲,百草腓且僵。

白日失中舍,惨澹寒无光。

漫漫愁思多,激烈歌声长。

浮云结重阴,俛仰内自伤。

挥剑出长坂,我马玄以黄。

川流移东溟,葵藿倾太阳。

端居顾安适,谁能履周行。

崔崔玉山冈,孤坟郁苍苍。

猗猗蕙兰花,千古含芬芳。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