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愁独坐,蓬径辍相期。
惊鸟南枝怨,飞鸿北地思。
龙庭悲鼓角,凤野见旌旂。
此日江湖梦,偏悬六月师。
京华愁独坐,蓬径辍相期。
惊鸟南枝怨,飞鸿北地思。
龙庭悲鼓角,凤野见旌旂。
此日江湖梦,偏悬六月师。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八月兵入京师十月广州始得平安消息(其一)》以个人在京都的孤独感受和对远方战事的忧虑为背景,表达了深深的忧国之情。首句“京华愁独坐”描绘了诗人身处繁华京都却内心充满愁绪,独自一人静坐的情景。接着,“蓬径辍相期”暗示了与朋友的交往因战乱而中断,增添了孤独感。
“惊鸟南枝怨,飞鸿北地思”运用了比兴手法,将惊飞的鸟儿比喻为南迁避难的人,北地的鸿雁则象征着远离家乡的战士,寓言了人们的离散和思念之情。诗人进一步通过“龙庭悲鼓角,凤野见旌旂”描绘出京城战鼓声声、烽火连天的紧张局势,以及远方战场的旗帜飘扬,展现了战事的严峻。
最后两句“此日江湖梦,偏悬六月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即使身在江湖,心仍牵挂着朝廷的安危,尤其是对六月出征的军队,充满了期待和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明朝末年动荡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大雅废已久,人伦失其常。
天若不生君,谁复为文纲。
迷者得道路,溺者遇舟航。
国风人已变,山泽增辉光。
星辰有其位,岂合离帝傍。
贤人既遐征,凤鸟安来翔。
少小慕高名,所念隔山冈。
集卷新纸封,每读常焚香。
古来难自达,取鉴在贤良。
未为知音故,徒恨名不彰。
谅无金石坚,性命岂能长。
常恐一世中,不上君子堂。
伟哉清河子,少年志坚强。
箧中有素文,千里求发扬。
自顾音韵乖,无因合宫商。
幸君达精诚,为我求回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