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废已久,人伦失其常。
天若不生君,谁复为文纲。
迷者得道路,溺者遇舟航。
国风人已变,山泽增辉光。
星辰有其位,岂合离帝傍。
贤人既遐征,凤鸟安来翔。
少小慕高名,所念隔山冈。
集卷新纸封,每读常焚香。
古来难自达,取鉴在贤良。
未为知音故,徒恨名不彰。
谅无金石坚,性命岂能长。
常恐一世中,不上君子堂。
伟哉清河子,少年志坚强。
箧中有素文,千里求发扬。
自顾音韵乖,无因合宫商。
幸君达精诚,为我求回章。
大雅废已久,人伦失其常。
天若不生君,谁复为文纲。
迷者得道路,溺者遇舟航。
国风人已变,山泽增辉光。
星辰有其位,岂合离帝傍。
贤人既遐征,凤鸟安来翔。
少小慕高名,所念隔山冈。
集卷新纸封,每读常焚香。
古来难自达,取鉴在贤良。
未为知音故,徒恨名不彰。
谅无金石坚,性命岂能长。
常恐一世中,不上君子堂。
伟哉清河子,少年志坚强。
箧中有素文,千里求发扬。
自顾音韵乖,无因合宫商。
幸君达精诚,为我求回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之情的诗句。
诗中“大雅废已久,人伦失其常”开篇即描绘出一个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的时代背景,而后文“天若不生君,谁复为文纲”则表达了对领袖人物的渴望和期待。接下来的“迷者得道路,溺者遇舟航”显示了诗人对于正直之士能够引导迷失者、救助挣扎者的赞赏。
“国风人已变,山泽增辉光”可能是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而“星辰有其位,岂合离帝傍”则像是诗人对于宇宙秩序的一种哲学思考。接着,“贤人既遐征,凤鸟安来翔”描绘了一幅贤者远行而凤凰降临的情景,是对贤者的赞美和期待。
“少小慕高名,所念隔山冈”表现了诗人自幼仰慕高洁之名,而现在所思念的人或事物却被遥远的山冈隔开。“集卷新纸封,每读常焚香”则是诗人保存和珍视友人书信,并在阅读时常伴随着香气的情形。
“古来难自达,取鉴在贤良”表明了历史上的贤能之士难以自我表现,他们的德行需要通过他人的记载来了解。“未为知音故,徒恨名不彰”诗人并非因为希望自己的名字广为人知而感到遗憾,只是单纯地对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贤良之士感到惋惜。
“谅无金石坚,性命岂能长”则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物质永恒的反思,而“常恐一世中,不上君子堂”则是对自己不能够在有生之年成为君子的担忧。
最后,“伟哉清河子,少年志坚强。箧中有素文,千里求发扬”赞美了李益少监的品格和才华,并希望他能够将自己的文章传播千里。“自顾音韵乖,无因合宫商”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不擅长,而“幸君达精诚,为我求回章”则是请求友人在诗文上展现真挚的情感,并为诗人寻求一曲佳作。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秩序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贤良之士的赞美、个人成就的渴望,以及对友谊情深的珍视。
景山书来说蜀珍,与吾气象清而真。
束书亟归侍温凊,力祈朴学为是正。
程文不过工进取,何若杜门诵论语。
一言可以行终身,世间至乐惟求仁。
弋阳馀干相望尔,紫阳的传伯舆是。
同志更有李纯父,劲节清名照今古。
为我问讯出此诗,子亲炙之有馀师。
忽报斯人讣,伤哉命压头。
皇皇如有索,落落竟何求。
学道鱼千里,辞家貉一丘。
幸哉犹有子,可解二亲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