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黄夷仲茶磨》
《次韵黄夷仲茶磨》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前人初用茗饮时,煮之无问叶与骨。

寖穷厥味臼始用,复计其初碾方出。

计尽功极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创物。

破槽折杵向墙角,亦其遭遇有伸屈。

岁久讲求知处所,佳者出自衡山窟。

巴蜀石工强镌凿,理疏性软良可咄。

予家江阳远莫致,尘土何人为披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huángzhòngchá
sòng / shì

qiánrénchūyòngmíngyǐnshízhǔzhīwèn

jìnqióngjuéwèijiùshǐyòngchūniǎnfāngchū

jìngōngzhìxìnzāizhìzhěnéngchuàng

cáozhéchǔxiàngqiángjiǎozāoyǒushēn

suìjiǔjiǎngqiúzhīchùsuǒjiāzhěchūhéngshān

shǔshígōngqiángjuānzáoshūxìngruǎnliángduō

jiājiānglíngyuǎnzhìchénrénwèi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次韵黄夷仲茶磨》。诗中通过对古人煮茗饮的描述,展现了智者创造事物的能力,以及对劳动和技艺的尊重。同时,诗人提到了自己家乡江阳的茗石因远离而难以获得,表达了一种怀念之情。

诗中“寖穷厥味臼始用”一句,寖穷是指味道的深度和复杂性,而厥味则是指茶叶的苦涩味道,这里形容了古人初次尝试煮茗时对其味道的探索与体验。"破槽折杵向墙角,亦其遭遇有伸屈"一句,则写出了劳作中的艰辛和不易,以及工具在使用中逐渐磨损的现实。

诗人还提到了衡山窟出产的佳茗,并赞美了巴蜀石工的技艺,认为他们能够精心雕琢,使得茶磨的质地柔软而且耐用。最后,"予家江阳远莫致,尘土何人为披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难以得到的好茗石的怀念,以及这种生活中的小确幸谁来维护的问题。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也反映了他对于劳动、技艺以及生活品质的重视。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伍子胥

鼓腹阊门日,佯狂一布衣。

壶浆渔父与,骸骨大王归。

破郢身应退,鞭王事亦非。

父兄雠已复,被发效鸿飞。

(0)

移家返沙亭有作

浮云亦有庐,归与老农居。

半亩林塘外,三春风雨馀。

将乘无事日,更读古人书。

咫尺先公墓,松间且荷锄。

(0)

发白

发白愁儿女,情多愧圣贤。

无成非事业,不病即神仙。

孔雀沙为浴,梅花石作田。

河清如可俟,坚卧更三年。

(0)

大都宫词·其二

暖殿开春宴,才人赐锦袍。

舞低吴蛱蝶,歌倚郑樱桃。

学士调花曲,阏氏按凤槽。

只愁金漏短,日出未央高。

(0)

题太仓张氏学山园·其三

天下无山水,愚公有子孙。

昔移石笋至,今似莲花尊。

松桧干云乱,凫鸥得雨喧。

家风高可述,不在辟疆园。

(0)

秣陵春日集蔡氏园亭分赋

兄弟鸳鸯好,回翔在紫虚。

清和三日后,文采六朝馀。

柳拂先公席,花迎长者车。

门前溪一曲,谁忆武昌鱼。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