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其三》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其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攲枕狂歌击唾壶,直将轩冕等锱铢。

醉乡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间足畏涂。

(0)
注释
攲枕:倚着枕头。
狂歌:放声高歌。
唾壶:古代饮酒时用来盛吐沫的器具,此处代指饮酒。
轩冕:指官位和车服,象征权势。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极小,这里形容官位爵禄微不足道。
醉乡:指沉醉于酒或理想中的世界。
岐路:比喻选择的路口,这里指人生道路。
人间:现实世界。
足畏涂:充满忧虑和艰难的道路。
翻译
我倚着枕头放声高歌,还用唾壶击节助兴,把官位爵禄看得像微不足道的细小东西。
你可知道,醉乡的道路才是我所向往的,不像人世间充满忧虑和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一种放纵不羁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使用了“攲枕狂歌击唾壶”这样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超越常规、无视世俗礼仪的生活状态。诗中的“轩冕等锱铢”则是用来比喻那些华丽却空洞的官职和荣誉,被诗人看作与金钱一样平常。

接着,诗人提到“醉乡岐路君知否”,这里的“醉乡”可能指代酒境或精神上的解放之地。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递出一种对现实社会规则的不满和逃避,以及寻求自由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

最后,“不似人间足畏涂”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即在这个精神解放之地,人们不再受限于世俗的束缚,没有必要畏惧那些社会常规。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自由与精神追求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传统礼教束缚的反叛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金山观东坡玉带歌

党人文字毁不留,章蔡疾之若仇仇。

带一围落方外,山僧宝之若天球。

岂惟僧俗知敬爱,压伏海门百灵怪。

曾瞻黄伞对延英,更抵传衣镇法界。

传衣传钵碎南华,道君玉押埋胡沙。

可怜攒宫一片石,理宗不保归真伽。

世事由来有反覆,故主谪臣殊荣辱。

南巡圣藻身后荣,宣仁社饭当年哭。

我哀公遇诵公诗,八州遍到拜公祠。

一事堪令古人羡,今是天海澄清时。

四大五蕴皆空相,惜公爱公公岂知。

欲访中泠桑田改,紫金浮玉成陆海。

京口十年作战场,缁徒千人无一在。

此玉不焦亦不濡,龙珠上护白虹采。

峨眉险巘瞿唐艰,不如北固好江山。

妙高台上月明夜,应见骖鸾数往还。

(0)

吴又乐名父以先世橙斋公种菜图册见示敬和册中原韵.六首选四·其三

补衲庵荒曲径斜,年年丛桂发新芽。

楹书读遍三千卷,别有农书教艺瓜。

(0)

春兴八首·其四

鄂渚樊山控上游,大江难锁一春愁。

昌黎南海驯蛟鳄,博望西番贯斗牛。

三月正逢寒食节,百年端抱杞人忧。

刚携周易焚香坐,又见楼船上石头。

(0)

赠麦孺博二首·其二

寻常鲑菜浊醪陈,便尔匆匆过一生。

往事已随名世去,出门便有大江横。

狂言淩乱原无状,秋梦悠扬不计程。

只是迷津何处问,十年随例约归耕。

(0)

送灶二首·其一

栾车寓马列墙东,突不能黔亦报功。

自古传衣争媚汝,频年轹釜误而公。

三敲会见逢嵩岳,一膊终须送有穷。

从此不须忧有髻,醉扶六女酒颜红。

(0)

登烟雨楼

片帆冲雨入苍茫,隔雨楼台露夕阳。

万顷纹波围雉堞,一声柔橹和吴娘。

风流朱李遗文落,依约云庭昔梦长。

祇少四围山色好,为扶残梦到钱塘。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