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重来未厌频,旧游无那鬓毛新。
紫峰当面成生客,银榜留题识贵人。
移树近庭存手泽,种槐垂荫识芳邻。
孟家学士如相过,应卸峨冠换角巾。
久别重来未厌频,旧游无那鬓毛新。
紫峰当面成生客,银榜留题识贵人。
移树近庭存手泽,种槐垂荫识芳邻。
孟家学士如相过,应卸峨冠换角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题种槐堂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思。
首联“久别重来未厌频,旧游无那鬓毛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久别后再次相聚的场景,虽频繁相会却不觉厌倦,但面对老友,自己已满头白发,岁月无情,令人感叹。
颔联“紫峰当面成生客,银榜留题识贵人。”以“紫峰”喻指高远的目标或理想,如今却仿佛成了陌生的客人;“银榜”则象征着曾经的荣耀或成就,通过它能辨识出昔日的贵人。这两句寓含了对过去辉煌与现实落差的感慨。
颈联“移树近庭存手泽,种槐垂荫识芳邻。”诗人回忆起在庭院中亲手栽植树木的情景,这些树木见证了他与邻居们的关系,如今槐树成荫,不仅为邻里带来阴凉,也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长久。
尾联“孟家学士如相过,应卸峨冠换角巾。”诗人想象如果孟家学士来访,自己将脱下官帽,换上便装,以示对朋友的真诚与尊重。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丹凤辞旧栖,四海求其凰。
偶来梧竹间,振翮鸣朝阳。
众禽不自揣,竞欲依馀光。
神物要自珍,微羽那足当。
了知霄汉姿,不集灌莽场。
所忧燕雀杂,坐更鸿鹄藏。
丹山有佳侣,足以陪双翔。
人间勿为留,归哉白云乡。
一閒五千日,功德高于山。
如何天不借,驱向金革间。
妖血醒人饥,马足愁险艰。
今宵觞咏处,已带风雪颜。
皇穹未厌乱,肯放两脚閒。
东海邈山河,庐峰定天关。
即往不可留,我去何当还。
后夜梦君时,哀笳鬓成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