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萧高风曾孟声二友·其一》
《戏萧高风曾孟声二友·其一》全文
宋 / 罗公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丹凤辞旧栖,四海求其凰。

偶来梧竹间,振翮鸣朝阳。

众禽不自揣,竞欲依馀光。

神物要自珍,微羽那足当。

了知霄汉姿,不集灌莽场。

所忧燕雀杂,坐更鸿鹄藏。

丹山有佳侣,足以陪双翔。

人间勿为留,归哉白云乡。

(0)
翻译
凤凰告别旧居,飞向四海寻找伴侣。
偶然来到梧桐竹林,展翅向着初升的太阳歌唱。
众多鸟儿不自量力,都想分享它的光芒。
神妙之物懂得自我珍视,微小的羽毛怎能匹配。
深知自己的天姿,不会聚集在荒野之地。
担忧燕雀混杂,只好隐藏以避其锋芒。
丹山有理想的伴侣,足以共享飞翔的快乐。
人世间无需停留,还是回归那白云缭绕的故乡。
注释
丹凤:古代神话中的神鸟凤凰。
四海:指天下各地。
梧竹:梧桐和竹子,常用来象征高洁的环境。
振翮:振动翅膀。
朝阳:早晨的太阳。
霄汉:天空。
灌莽:草木丛生的地方。
燕雀:泛指小鸟。
鸿鹄:天鹅,象征高远的志向。
佳侣:理想的伴侣。
白云乡:指隐逸或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作品《戏萧高风曾孟声二友(其一)》。诗中以凤凰比喻高洁之士,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弃。首句“丹凤辞旧栖”象征着凤凰离开旧环境,寓意寻求更广阔的舞台。接着,“偶来梧竹间,振翮鸣朝阳”描绘凤凰在竹林梧桐间展翅高飞,象征着才华的显现和光明的追求。

“众禽不自揣,竞欲依馀光”暗指其他鸟儿羡慕凤凰的光芒,试图依附,但诗人认为真正的贤才不应随波逐流。“神物要自珍,微羽那足当”强调凤凰自身的价值,暗示人才应自我珍视,不应仅凭表面的赞誉。

“了知霄汉姿,不集灌莽场”进一步表达凤凰不愿混迹于平凡之地,而是向往高远的天空。“所忧燕雀杂,坐更鸿鹄藏”忧虑的是才华被庸才混杂,使得杰出者难以彰显。“丹山有佳侣,足以陪双翔”则寄寓了诗人期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翱翔的理想。

最后两句“人间勿为留,归哉白云乡”劝诫凤凰(或喻贤才)不必在人间逗留,应该回归理想中的纯洁之地,即远离尘世纷扰,追求自由和高洁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凤凰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的人才观和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罗公升
朝代:宋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 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猜你喜欢

金陵雨花台感僧云光事自警

横经处处客诸侯,一上高台愧不休。

讲罢直饶花自雨,未妨辕下作官牛。

(0)

次韵送刘都干赴金陵·其二

美人去作江东云,此酒何时共一樽。

若上高楼望吴越,亦须回首念荆门。

(0)

次韵答荆南王君行见寄七首·其二

主家一妾三千当,教我育我如恐伤。

如今弃妾归南阳,使我一苇凌苍茫。

(0)

舟中怀夔门亲旧八绝·其二杨教授

溯江而上岂他杨,便是刘家执戟郎。

拂拭千年旧行处,墨池文字日争光。

(0)

次韵杨佥判室中竹枝

懒龙入户养慵枝,罢听风雷却听诗。

头角不争云雨会,精神如畏雪霜欺。

莫教画手流传去,生怕时人取次知。

此腹可怜终不负,琅玕朝暮为君披。

(0)

腊雪应祈因成鄙语呈使君

黄云仰首聚还飞,腊雪今年故作迟。

涓日朱轓方有请,因风缟带即如期。

寒梅正尔惭五出,茂麦悬知颂两歧。

千室一辞欣响答,直须书事付歌诗。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