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遭多难,斯民苦屡迁。
山围邹子国,草上汉儒阡。
王事催归日,寒天逢暮年。
二疏遗庙在,不得久周旋。
世乱遭多难,斯民苦屡迁。
山围邹子国,草上汉儒阡。
王事催归日,寒天逢暮年。
二疏遗庙在,不得久周旋。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年代百姓流离失所的苦难生活,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首句“世乱遭多难,斯民苦屡迁”直击主题,点明了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和频繁迁移的痛苦。接着,“山围邹子国,草上汉儒阡”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以自然景观的宁静与历史人物的墓地,反衬出社会的动荡不安,同时也寄托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之情。
“王事催归日,寒天逢暮年”则进一步描绘了在战乱中被迫归乡的无奈与凄凉,以及在寒冷的冬天里迎来老年的生活境况,充满了悲凉与沧桑感。最后,“二疏遗庙在,不得久周旋”表达了对古代贤臣疏广、疏受(二疏)的敬仰,同时暗示了自己无法长久停留,暗含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时期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以及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情感真挚,富有深意。
池上风烟故可人,倦游老眼厌纷纷。
晴云出岫似知我,野鹤鸣皋疑是君。
可恨音书长契阔,尚从杯酒见殷勤。
新诗准拟频相寄,独学方当病寡闻。
走杀东头供奉官,御香频降雨犹悭。
相公端坐都堂里,天竺观音又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