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平明独惆怅,落尽一庭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shòujiàngchéngwén
táng /

huífēngqiánshāxuěshòujiàngchéngwàiyuèshuāng

zhīchùchuīguǎnzhēngrénjìnwàngxiāng

注释
入夜:夜晚。
思:思念。
归:回家。
切:深切。
笛声:笛子发出的声音。
清:清澈。
哀:悲哀。
愁人:忧郁的人。
不愿:不愿意。
听:听见。
枕前来:来到枕边。
风起:起风。
塞云:边塞的云。
断:中断。
关月:关门的月色。
开:显现。
平明:天刚亮。
独:独自。
惆怅:忧郁,失落。
落尽:凋零完。
一庭梅:满院的梅花。
翻译
夜晚思归心切,笛声更加凄凉。
忧愁的人不愿再听,它却自己飘到枕边。
风起时,边塞的云雾被吹散,深夜的关门月色显现。
天亮时我独自惆怅,庭院里的梅花已经凋零殆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己的孤独与愁绪。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这两句表达了夜幕降临时,诗人的心中涌起对家乡的渴望,而那悠扬的笛声,更增添了一份哀伤之情。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笛声虽然令人心生哀痛,但它似乎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直至诗人的枕边,让他无法逃避这份思念。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冷清而又辽阔的夜晚景象,风起时,边塞的云雾被吹散,深夜里,城楼上的明月渐渐升高,为诗人的愁思增添了一份凄凉。

"平明独惆怅,落尽一庭梅。" 在一个寂静而又平淡的早晨,诗人独自一人,心中充满了忧伤与惆怅。而那庭院中的梅花,也似乎在这个清晨里纷纷扬扬地凋零,象征着孤独和凄美。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笛声、边塞风云、月光以及庭院中梅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夜中的乡愁与孤寂。整体上,这是一首抒情性强烈,以景物烘托情感的典型唐诗。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山游会周张二大尹同宴飞来山得峰字

交游时节幸过逢,更有仙台碧树重。

地迥不厌倾斗酒,眼明偏是见高峰。

云移隔浦开千嶂,人倚青天似二龙。

闻道县庭公事简,暂教轩盖一从容。

(0)

寄骆容山

江树浃辰欢奉觏,江蓑转棹逐人哀。

君今独啸王郎宅,我亦长歌伯禹台。

世上风云谁可拟,山中物色尽兴猜。

祇令共结兰亭社,醉倒花前白玉杯。

(0)

送李使君考绩之京

三年佐郡节旄雄,四海声名在镜中。

今日驱车就岐路,何人不奏管弦风。

(0)

风雨往三江送郑梧野还歙

高士怀名赏,偏乘风雨来。

秋声清鼓吹,霁色映楼台。

杨柳吹将折,芙蓉润欲开。

送君如浦水,临发更徘徊。

(0)

游仙诗三首·其一

乾坤真鼎气,日月自炉锤。

一得调元手,千秋正气绥。

褊心亏旷达,小智骋雕追。

谁识真仙道,天然理自随。

(0)

湘月

客游未懒,记名园水钥,谁与重叩。

淡写霜痕,爱到处、吹尽寻常歌酒。

断溆通烟,疏篱借暖,尚挂微黄柳。

移船遥去,照人都为诗瘦。

何地更著功名,天教老子,付垂纶閒手。

细数阑干问往事,春共横波争秀。

乱影风灯,催归晚笛,眷此情依旧。

城头生月,作成乡思时候。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