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游未懒,记名园水钥,谁与重叩。
淡写霜痕,爱到处、吹尽寻常歌酒。
断溆通烟,疏篱借暖,尚挂微黄柳。
移船遥去,照人都为诗瘦。
何地更著功名,天教老子,付垂纶閒手。
细数阑干问往事,春共横波争秀。
乱影风灯,催归晚笛,眷此情依旧。
城头生月,作成乡思时候。
客游未懒,记名园水钥,谁与重叩。
淡写霜痕,爱到处、吹尽寻常歌酒。
断溆通烟,疏篱借暖,尚挂微黄柳。
移船遥去,照人都为诗瘦。
何地更著功名,天教老子,付垂纶閒手。
细数阑干问往事,春共横波争秀。
乱影风灯,催归晚笛,眷此情依旧。
城头生月,作成乡思时候。
这首《湘月》是清代诗人厉鹗所作,其文笔细腻,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游子思乡的凄美画卷。
“客游未懒”,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游子身份,虽已游历多处,却仍无倦意,流露出一种对远方世界的向往与不舍。“记名园水钥,谁与重叩”,诗人回忆起曾经游览过的美丽园林,心中不禁涌起怀念之情,却无人能与之分享这份记忆,孤独感油然而生。
“淡写霜痕,爱到处、吹尽寻常歌酒”,霜降时节,诗人漫步于荒凉之地,唯余淡淡的霜痕,似乎连往日的欢声笑语也随风消散。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往昔的热闹与现在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断溆通烟,疏篱借暖,尚挂微黄柳”,诗人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断桥、薄雾、稀疏的篱笆和微黄的柳树,构成了一幅萧瑟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
“移船遥去,照人都为诗瘦”,诗人乘船远行,沿途景色虽美,却难以抚平内心的忧伤,反而因思乡之情而日渐消瘦。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体现了他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坚韧与自我牺牲精神。
“何地更著功名,天教老子,付垂纶闲手”,诗人感叹自己在功名利禄面前显得如此渺小,最终选择了退隐江湖,以垂钓为乐。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也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细数阑干问往事,春共横波争秀”,诗人站在栏杆前,细细回想过去的日子,春天的美景与横波的秀美交织在一起,勾起了他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乱影风灯,催归晚笛,眷此情依旧”,夜幕降临,风灯摇曳,晚笛声声,这一切都让诗人更加眷恋那份无法割舍的情感。即使时间流转,这份情感依然如故,深深地烙印在心中。
“城头生月,作成乡思时候”,最后,一轮明月升起在城头,诗人不禁被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月光下的城市,仿佛成了故乡的象征,让人在异乡中找到了一丝慰藉。
整首词通过对游子内心世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