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玄晖郡,双桥太白诗。
江山遗迹在,惠政大贤知。
累石砌湍濑,飞梁跨渚涯。
仙宫鳌赑屃,星汉鹊参差。
不碍乘槎客,翻思踏浪儿。
人从衽席过,功类鬼神为。
利泽通千里,欢呼共一辞。
吟诗欲题柱,记取落成时。
二水玄晖郡,双桥太白诗。
江山遗迹在,惠政大贤知。
累石砌湍濑,飞梁跨渚涯。
仙宫鳌赑屃,星汉鹊参差。
不碍乘槎客,翻思踏浪儿。
人从衽席过,功类鬼神为。
利泽通千里,欢呼共一辞。
吟诗欲题柱,记取落成时。
这首元代诗人王璋的《宛溪济川桥成》描绘了宛溪与济川两水交汇处的双桥美景,以及桥建成后对当地带来的便利与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桥梁建筑的壮丽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之美。
首句“二水玄晖郡,双桥太白诗”以“二水”和“双桥”开篇,点明地点与主题,暗示了宛溪与济川两水交汇处的双桥,如同太白(李白)笔下的美景,引人遐想。接下来,“江山遗迹在,惠政大贤知”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与对贤者的颂扬,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累石砌湍濑,飞梁跨渚涯”描绘了桥梁的建造过程与壮观景象,石头堆砌于湍急的水流之上,桥梁跨越浅滩,形象地展示了工程的艰难与成就。接着,“仙宫鳌赑屃,星汉鹊参差”运用神话与天文元素,将桥梁比作仙宫与天际的桥梁,增添了浪漫与神秘色彩。
“不碍乘槎客,翻思踏浪儿”通过对比,表达了桥梁对于过往船只的便利与对孩童嬉戏的怀念,体现了桥梁不仅连接了物理空间,也连接了人们的情感世界。最后,“人从衽席过,功类鬼神为。利泽通千里,欢呼共一辞”赞美了桥梁工程的伟大,它不仅便利了人们的日常出行,还惠及了千里之遥,成为人们共同庆祝与感激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对宛溪济川桥的描绘,展现了桥梁作为连接自然与人文、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其建造不仅改善了交通条件,更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情感,体现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的高超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断雁沈踪共倚栏,定应齐客解偷关。
忽惊辽鹤排空至,何啻廉珠昨夜还。
假宠已惭名下误,强颜终愧笔头悭。
江流有尽情无尽,须把高风付子山。
尝读子真传,掩卷屡长叹。
如何忠正资,适在元成间。
危言论时政,条畅穷根源。
直节破奸胆,愤气冲儒冠。
上书辄报罢,九九惭齐桓。
是时公卿辈,曾不为厚颜。
雄文灿方册,至今日星攒。
深机识祸福,拂衣九江干。
一朝弃妻子,变姓抱吴关。
位卑而言高,自古为尤难。
斯人能保身,出处何其艰。
繄子偶得邑,驾言谒仙坛。
坛侧千丈松,凛凛清风还。
寿春下新诏,高蹈翠琰刊。
壁间罗隐记,中理极可观。
当年康乐公,游览遍名山。
云何此佳迹,未被金石言。
真人久怅望,伫看西飞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