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农值年凶,终岁常苦饥。
贫女蚕不收,终年废机丝。
无食夫婿事,无衣妾心悲。
终朝掇柔桑,日暮心力罢。
居然不成茧,何以慰我思。
君不见金谷园中歌舞妾,金缕衣裳自盈箧。
一朝祸起坠高楼,翠袖红衿如电灭。
嗟嗟蚕妇莫忧寒。孟光身上无衣完。
贫农值年凶,终岁常苦饥。
贫女蚕不收,终年废机丝。
无食夫婿事,无衣妾心悲。
终朝掇柔桑,日暮心力罢。
居然不成茧,何以慰我思。
君不见金谷园中歌舞妾,金缕衣裳自盈箧。
一朝祸起坠高楼,翠袖红衿如电灭。
嗟嗟蚕妇莫忧寒。孟光身上无衣完。
这首《蚕妇叹》由元代诗人王虎臣所作,通过对比贫苦蚕妇与富贵人家的境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
开篇描绘了贫农在荒年中的艰难生活,“贫农值年凶,终岁常苦饥”,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力和痛苦。接着,“贫女蚕不收,终年废机丝”进一步展现了蚕妇因收成不佳而无法纺纱织布的困境,生活更加困顿。
“无食夫婿事,无衣妾心悲”则直接点明了蚕妇的无奈与悲哀,她们不仅自己受苦,还要面对家庭的饥饿与寒冷。尽管“终朝掇柔桑,日暮心力罢”,即从早到晚辛勤劳作,但最终却“居然不成茧,何以慰我思”,收获寥寥,无法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
最后,诗人通过“君不见金谷园中歌舞妾,金缕衣裳自盈箧”与“一朝祸起坠高楼,翠袖红衿如电灭”这两组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贫富之间的巨大鸿沟。金谷园中的歌舞女子虽享尽荣华,但一旦遭遇变故,昔日繁华瞬间消逝,如同电光石火,留下的是无尽的哀伤与绝望。
“嗟嗟蚕妇莫忧寒,孟光身上无衣完”则表达了对贫苦蚕妇的同情与关怀,希望她们不必为寒冷担忧,暗含了对社会公正与平等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过邑逢仙令,开尊藉广文。
宫墙回赤日,冠盖拥青云。
俎豆初筵秩,弦歌几处闻。
池芹香细细,庭桧郁纷纷。
鼓瑟窥贤撰,弹琴引帝薰。
堂开矜鳣集,客散怅凫分。
百拜难成醉,殷勤此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