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何能避,欢悰此暂裁。
风因解愠至,雨为濯枝来。
脱帽披轩出,褰裳绕径回。
行云忽不见,目极楚王台。
苦热何能避,欢悰此暂裁。
风因解愠至,雨为濯枝来。
脱帽披轩出,褰裳绕径回。
行云忽不见,目极楚王台。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酷热难耐的情景下,诗人渴望凉风与甘霖的迫切心情。首句“苦热何能避”,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无奈和厌倦。接着,“欢悰此暂裁”则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短暂的欢愉也难以持久,引出了对自然界的期待。
“风因解愠至,雨为濯枝来。”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风和雨赋予了解除烦闷、洗涤枝叶的功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凉爽和清新空气的渴望。接下来,“脱帽披轩出,褰裳绕径回。”描述了诗人为了接近自然,脱去束缚,走出小屋,沿着小径来回走动,试图通过行动来感受一丝清凉。
然而,“行云忽不见,目极楚王台。”诗人的心情随着行云的消失而变得失落,目光所及之处,是楚王台的遗迹,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转换,展现了诗人面对炎夏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生世岂云晚,六籍初未亡。
向来言外旨,瞠视多茫茫。
隐微会见独,如日照八荒。
始知传心妙,初岂隔毫芒。
绝学继颜孟,淳风返虞唐。
读书无妙解,数墨仍寻行。
况复志宠利,荆榛塞康庄。
自云稽古功,此病真膏肓。
君家屹飞阁,面对群山苍。
匪为登临娱,牙签富书藏。
邀予为著语,会意讵可忘。
一洗汉儒陋,活法付诸郎。
君能千里来,乃作触热去。
凉秋幸非遥,归计无已遽。
向来文字间,讲论有平素。
及兹共王事,益得君佳处。
几微独深窥,圭角本不露。
岂期寂寞滨,获此友朋助。
吾邦虽云僻,山水足奇趣。
更期休沐晨,相与穷杖屦。
匆匆何少悰,咄咄出别语。
君怀负丞恩,行矣当及戍。
我亦念归欤,霜天收栗芋。
后会未可期,往事屡回顾。
赠言复何有,独以此道故。
寥寥千载前,达者同一路。
所趋固绝尘,所履无虚步。
临深觉居高,仰止有馀慕。
要须学沧溟,汇此百川注。
他年傥相忆,访我城南圃。
无使岁月深,永思编简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