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旰食念民依,南亩三时愿不违。
已见深耕还易耨,绿蓑青笠雨霏霏。
每当旰食念民依,南亩三时愿不违。
已见深耕还易耨,绿蓑青笠雨霏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耕景象,展现了古代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与辛勤耕耘的精神。诗人以“旰食念民依”开篇,点明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与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接着,“南亩三时愿不违”表达了农民在一年四季中对土地的忠诚与期待,他们希望在春种、夏长、秋收的每一个阶段都能顺利进行,不违背自然的规律。
“已见深耕还易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耕作过程中的细致与耐心。深耕是为了让土壤更加肥沃,易于作物生长;而适时的除草则是为了保护作物不受杂草的侵害。这两者都是农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精心照料和对丰收的殷切期盼。
最后,“绿蓑青笠雨霏霏”以一幅雨中耕作的画面收尾,既展现了农事活动的艰苦,也赞美了农民不畏风雨、坚持劳作的精神。绿色的蓑衣和青色的斗笠不仅为农民提供了遮挡,也象征着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深敬意。
宣和道君天帝子,降灵下作长生主。
风流不混世间尘,清出冰壶湛秋宇。
前身雅是太霄君,金编玉策多奇勋。
感此仙禽四十翼,朝真东度三山云。
低回不肯去,舞雪依端门。
长鸣若有诉,飞声彻昆仑。
是时道君振衣起,遥听鹤语通仙意。
濡毫为写青田真,龙香更洒亲题字。
朱顶凝丹砂,白羽吹霜袂。
内府珍藏谁敢沽,大贝南金烂无比。
想当政和年,善治谈老庄。
遂令霞上仙,控鹤森翱翔。
一朝中原成永诀,五国城高卧风雪。
此时老鹤如可呼,便欲骑之上天阙。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