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雨与俱,西风雨不作。
始秋遂改度,览变未为错。
黄华晚逾静,过蝶来相索。
穷途方两遇,众木亦纷落。
淹然沆瀣心,负此偏反若。
东风雨与俱,西风雨不作。
始秋遂改度,览变未为错。
黄华晚逾静,过蝶来相索。
穷途方两遇,众木亦纷落。
淹然沆瀣心,负此偏反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观察和感受。首句“东风雨与俱”,形象地写出秋季到来时风雨相伴的景象,暗示着自然界的转换。次句“西风雨不作”,对比先前的风雨,暗示西部地区天气相对平静。
“始秋遂改度”表达了诗人对时节变迁的认可,认为这是自然规律,无须忧虑。接下来,“览变未为错”进一步强调变化是正常的,诗人并未因此感到困惑或错误。
“黄华晚逾静”描绘了菊花在秋风中静静地开放,显得更加宁静而淡雅。蝴蝶飞来寻找花香,这一细节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穷途方两遇”可能暗指诗人身处困境,却在此时遇见了秋天的美景,寓意在逆境中也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最后两句“淹然沆瀣心,负此偏反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感慨,他以宽广的心胸接纳这些变化,即使面对人生的起伏,也能保持豁达的态度,不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偏离自己的本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疏林宿鸟。柴门里、凝尘半榻谁扫。
倦程繫马,风刀裂酒,雪花欺帽。何时古道。
看长倚、敖山翠小。又灯昏、寒星照户,不使客愁少。
攲枕寻思处,画句炉閒,印梅窗杳。
岁残气味,叹诗人、在家贫好。
底事飘蓬,竟输与、蛾儿夜闹。
恐明朝、渐看鬓影似暗老。
渔浦云荒,野门霞暝,天半落帆风色。
颓岸沙澜,空潭冰镜,吴绵真恐吹折。
旅宿淹留,羡水鹤、踏波无迹。
冷淡冬心,净名经卷,好依枯佛。
夜静星斗高寒,船尾商声,玉龙吹雪。
遥山瘦尽,烟魂欲化,飘出一丝丝碧。
玄晖老去,但博得、吟怀清发。
更长梦醒,霜气如潮,海蟾孤白。
指雷塘旧路,烟影外、雨丝飘。
记昔日佳游,囊琴载酒,岸曲停桡。
迷离碧芜城郭,问锦帆、何处荡春潮。
寒食玉钩斜畔,落花飞过红桥。魂销。兰信渡江遥。
商女学吹箫。怕后夜香衾,二分月色,孤照无憀。
相思雪晴东阁,折苔枝、閒惹翠禽嘲。
便拟清欢更续,莫教华鬓先凋。
浪纹千顷玻瓈,兰舟棹入空明地。
推篷遥望,露华吹湿,薄罗衣袂。
蜡焰幢幢,簟痕隐隐,清辉如水。
恰愁人无赖,眉间心上,无限事、都提起。
莫是误来人世。倩姮娥、把愁遥寄。
奈他碧落,深沈长是,玉楼深闭。
五夜哀蛩,一天冷雁,逼人愁死。
看方诸影里,丝丝点点,替弹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