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日见雁南飞,草色犹青宛马肥。
朝士几时称北伐,羁人且勿念东归。
虎狼得意偏穿径,狐兔成群正合围。
金马玉堂多意气,白头还是拥朱衣。
秋高日见雁南飞,草色犹青宛马肥。
朝士几时称北伐,羁人且勿念东归。
虎狼得意偏穿径,狐兔成群正合围。
金马玉堂多意气,白头还是拥朱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炼所作的《秋兴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秋高日见雁南飞”,以雁南飞的形象,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接着,“草色犹青宛马肥”一句,通过草色的青绿与马的健壮,展现了秋天田野的生机与活力,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叹。
“朝士几时称北伐,羁人且勿念东归”两句,由自然景观转而抒发对国家和人生的思考。这里“朝士”指的是朝廷官员,他们何时能实现北伐的壮志?而“羁人”则是指远离家乡的人,诗人劝慰他们不必过于思念归家之事,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的深沉思考。
“虎狼得意偏穿径,狐兔成群正合围”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虎狼比作敌人,狐兔比作民众,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与复杂,以及人民生活的艰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最后,“金马玉堂多意气,白头还是拥朱衣”两句,以金马玉堂象征朝廷的荣华与权力,白头拥朱衣则描绘了官场中老臣的形象。这两句既是对当时官场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自身处境的写照,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高位却心怀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
龙津之北双溪骛,逶迤势入龙津聚。
龙归何处牛斗闲,剑不可求江海古。
惨澹犹思八百年,变化岂无神物主。
何当旋柁入奫沦,傥可然犀照毛缕。
登楼那有北客同,把酒但看南雁度。
更邀桃叶远临水,正值荔枝红照户。
入梁一曳邹阳裾,思越屡吟庄舄句。
竹林觞咏当日情,岘山名姓它时慕。
一闻说尽青鞋游,令我乘风欲仙去。
琅邪太守鲁儒英,典校还高刘更生。
已似诸荀并才子,复如群窦占诗名。
尚吟河水怜孤侄,应与乡人痛伯兄。
老鹤长鸣近天汉,可容丛灌和骊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