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爱幽居,年来一事无。
盆边泻新雨,石上种菖蒲。
山中花盖洞,石上冷潇潇。
不见眠云客,惟逢避雨樵。
研朱白露清,点易太玄经。
尽日无人到,小窗兰花馨。
道士爱幽居,年来一事无。
盆边泻新雨,石上种菖蒲。
山中花盖洞,石上冷潇潇。
不见眠云客,惟逢避雨樵。
研朱白露清,点易太玄经。
尽日无人到,小窗兰花馨。
这首元代卢琦的《过紫薇庵访冯道士》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隐逸生活画面。首句“道士爱幽居”,直接点出主人公冯道士的生活选择,他喜好远离尘世的宁静。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年来一事无”表达了冯道士生活的简单与淡泊,仿佛世间纷扰都与他无关。
“盆边泻新雨,石上种菖蒲”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紫薇庵的环境特点,雨水从盆边缓缓流下,菖蒲在石头上静静生长,透露出一种清新和生机。接着,“山中花盖洞,石上冷潇潇”进一步描绘了山洞内外的景色,山花盛开,石上凉风习习,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静的氛围。
“不见眠云客,惟逢避雨樵”则暗示了诗人来访时,冯道士可能正在山中修行或未遇,只有偶尔遇到打柴归来的农夫,更显其人迹罕至。最后,“研朱白露清,点易太玄经”描绘了冯道士在清晨露水未干之时,专心研读道家经典的情景,表现出他的专注与深思。
“尽日无人到,小窗兰花馨”以兰花的香气衬托出庵中的静谧,整日里都没有人打扰,只有兰花的芬芳陪伴着冯道士,体现了他对孤独而充实生活的坚守。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道士形象,展现出元代文人士大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十幅蒲帆一竹篙,随流逐浪我心劳。
几程烟水秋光远,半夜星河天气高。
正想黄陂何淼淼,可怜禹渎更滔滔。
犹欣明发谐相见,愿奉清言散郁陶。
驱车陟峻阪,牛毙辙亦败。
羊肠虽云险,兹险最奇怪。
千里无爨烟,四顾多障碍。
烟草何茫茫,信是要荒外。
平生尝险阻,已负垂裳戒。
今兹有此行,其又谁怨憝。
上天实为之,于我无可奈。
死生安之命,靡靡咏行迈。
致命为见危,委质复何悔。
我躬既不阅,我后恤不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