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桃》
《桃》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江南桃叶齐,江北桃根低。

各自擅风流,人情千载迷。

桃花竟谁比,风雨日凄凄。

(0)
翻译
江南的桃叶繁茂,江北的桃树根部较低。
它们各自展现着风姿,人的情感千年都为之迷惑。
桃花究竟哪个更胜一筹,只在风雨中日渐凋零。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通常气候温暖湿润。
桃叶:桃花的叶子,象征美丽和爱情。
江北:指长江以北地区,相对江南而言可能气候较冷。
桃根:桃树的根部,可能暗指女子的出身或根基。
擅:擅长,这里有展示的意思。
风流:形容事物优美、有吸引力。
人情:人的感情,这里指对桃花的喜爱之情。
千载:千年,形容时间之长。
迷:迷惑,这里是形容情感难以决断。
桃花:象征爱情和美好的事物。
比:比较,这里指哪种桃花更出色。
风雨:自然环境,也暗示世事变迁。
凄凄:形容风雨中的凄凉景象,也暗含桃花凋零的哀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桃》,通过对江南和江北桃花的描绘,展现出两地桃花各自独特的韵味和风姿。"江南桃叶齐"暗示江南桃花繁茂,枝叶并举,而"江北桃根低"则描绘了江北桃花扎根较低,别有一番姿态。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桃花风流本性的赞赏,认为它们各有千秋,引人入胜。

"各自擅风流"四字,赞美了桃花的魅力,暗示每朵桃花都有其独特的风情,难以用常理衡量。"人情千载迷"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指出人们对桃花的喜爱和欣赏之情经久不衰,历千年而不变。

最后两句"桃花竟谁比,风雨日凄凄",诗人将桃花与风雨相提并论,暗示即使在风雨中,桃花依然坚韧地绽放,这种坚韧之美无人能及。同时,风雨凄凄也增添了诗境的凄美,使得桃花的形象更加鲜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桃花为载体,寓言人生百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情世故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杂诗·其十一

久雨浑无节,重云凝不收。

朔风吹瓮牖,寒色透貂裘。

幸不妨农务,何堪助客愁。

拥炉消短晷,闭户但商讴。

(0)

竹轩二首·其一

老竹排檐谁手种,山日未斜寒翠重。

六月散发叶底眠,冷雨斜风频入梦。

(0)

燕太守汪内相致语口号

谁持尺一下明光,新易泉南旧印章。

禁殿何时出颇牧,人间又喜见龚黄。

攀辕父老今犹在,骑竹儿童喜欲狂。

只恐政成归更速,便纡华衮望清光。

(0)

次韵黄叔鱼见寄

江边熟睡不闻鸡,高卧何功尚拥麾。

千里西风饱鱼蟹,十年惊魄梦旌旗。

名惭公瑾终焉用,人似黄香更好诗。

欲作报章无妙语,楚歌唯有竹枝词。

(0)

吴中舟行口号七首·其三

西来蕃使换毡裘,渡海风帆入帝州。

醉里宫花红压帽,千年今日记千秋。

(0)

腊月尾雪意甚浓欻复开霁

晓来丰隆车,屡却羲和辙。

雪意满江天,云山绕宫阙。

冰花剪欲坠,乱絮飞复歇。

娉娉腊前梅,天寒亦高洁。

羞随小桃枝,献岁取俗悦。

应留玉树姿,相伴寒江雪。

含情若有待,此意何由说。

安得孤山图,画此两奇绝。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