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浑无节,重云凝不收。
朔风吹瓮牖,寒色透貂裘。
幸不妨农务,何堪助客愁。
拥炉消短晷,闭户但商讴。
久雨浑无节,重云凝不收。
朔风吹瓮牖,寒色透貂裘。
幸不妨农务,何堪助客愁。
拥炉消短晷,闭户但商讴。
这首诗描绘了阴雨连绵、云层厚重的景象,通过朔风、瓮牖、貂裘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寒冷、压抑的氛围。诗人表达了对这种天气对农务和客居之人的不便,同时也展现了在寒冷中寻求温暖与慰藉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拥炉消短晷,闭户但商讴”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人们在寒冷中围炉取暖,通过交谈来驱散孤独与忧愁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在逆境中寻找生活乐趣的精神。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宋代文人面对自然环境变化时的细腻感受和积极心态。
下山行别僧,归径屡转右。
钟声忽递风,寻之越冈阜。
依然遘精蓝,行近不知有。
径造竹阁吟,坐听涧声久。
寻源得奇绝,石理若瓜剖。
平落十亩宽,侧撇千丈陡。
想见春水生,百万玉龙走。
瞑色沈镜光,欲揽不在手。
未窥山面全,佳处吞八九。
剑门拂水崖,较此孰前后。
明发更扳陟,斯游庶无负。
山僧夜半敲石火,照见古壁腾龙蛇。
锲风忽刮一灯灭,惊起百鸟鸣呕呀。
千林万窍浩呼汹,俄顷急雨翻银车。
岭头墨色接天色,白处雨脚垂如麻。
我舟忽尔移断岸,噌吰水石声交加。
舟人系缆争性命,千丈一落分毫差。
悬崖怪树电光里,龙颠虎倒犹盘拿。
谁知暴雨不终昔,打篷渐歇筝琵琶。
前山已复挂银汉,隔岸尚见飞滩沙。
当窗绝壁不能上,薄云来往明于纱。
草头点点散萤火,水上阁阁鸣青蛙。
新凉美满虽快意,但破好梦方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