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排檐谁手种,山日未斜寒翠重。
六月散发叶底眠,冷雨斜风频入梦。
老竹排檐谁手种,山日未斜寒翠重。
六月散发叶底眠,冷雨斜风频入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竹林景象。诗人以“老竹排檐谁手种”开篇,仿佛在询问这竹林的来历,引人遐想。接着,“山日未斜寒翠重”一句,通过“寒翠”二字,生动地刻画出竹林在山间晨光中的清冷与苍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六月散发叶底眠”则将时间推进至炎热的六月,诗人想象自己在竹叶下休息的情景,既展现了竹林的凉爽,也暗示了诗人的闲适与淡泊。最后,“冷雨斜风频入梦”一句,以自然界的风雨象征人生的变幻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某种逃避和对梦境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季节、气候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思考,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老人有家住吴中,白发被领双颧红。
南华一卷常在手,富贵过眼惊尘空。
古樗绕舍青童童,婆娑尽日心神融。
大株拥肿小拳曲,斧斤自庆逃轮工。
爨焦久惜吴山桐,霜落亦任吴江枫。
老人与樗两相契,全身绰有庄周风。
儿郎秀出芳桂丛,肯构独建诗书功。
栋梁之需固在此,致身已到明光宫。
老人迹比树屋佣,老人寿似桃源翁。
我愚安得往分席,冥冥羡彼云间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