崦嵫回羲轮,丹渊出明月。
天地为炉鏊,膏火相煎灭。
贤圣皆糟秕,兰玉岂芳洁。
咏彼苏门歌,抚运惭薄劣。
崦嵫回羲轮,丹渊出明月。
天地为炉鏊,膏火相煎灭。
贤圣皆糟秕,兰玉岂芳洁。
咏彼苏门歌,抚运惭薄劣。
这首诗描绘了日暮时分,崦嵫山的日轮缓缓西沉,而丹渊中升起明亮的月亮,象征着昼夜交替,天地犹如大熔炉,万物在其中经受煎熬。诗人感慨世间贤圣如同糟粕,高尚品德和纯洁人格在世事变迁中显得微不足道。他引用苏门歌曲,表达对自身命运无常、才能平庸的自谦和对宇宙法则的敬畏。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明代文人黄佐对于人生哲理的沉思与自我反省。
道家者流双凤仙,迂访墙东老田叟。
叟读儒书五十年,一事不成今白首。
道人过门何所求,期将汗漫东北游。
青蛇三尺风雷吼,玄鹤一声天地秋。
吏商奔走日百里,区区嗜利与名耳。
道眼视之海中沤,炎夏长途何必尔。
吾师之师柱下史,紫气曾惊关尹喜。
当时剩却五千言,焉用老人诗一纸。
有数应前定,浮生难豫期。
为亲尝药去,俄自载丧归。
循吏堪为传,遗民议立祠。
灵輀无路送,老泪不胜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