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挹亲仁,诗书仰邻富。
翠蓬羞排门,骊珠惊满袖。
道义挹亲仁,诗书仰邻富。
翠蓬羞排门,骊珠惊满袖。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马廷鸾的作品,名为《和洁堂见寿十章(其八)》。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的重视,以及他对友情深厚、物质丰富的赞美。
“道义挹亲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以道义相待、亲如手足的情谊。这里的“挹”,意指吸取或拥抱,而“亲仁”则是形容亲近正直之人的美德。这句话传递出了一种深厚而纯粹的人伦关系。
接着,“诗书仰邻富”一句,通过对诗书的赞赏,显示了诗人对于文化财富的尊崇和追求。在古代中国,诗书不仅是文学艺术的象征,更代表着精神上的丰饶和知识的积累。这里“仰邻”,意味着向往与之为邻,是对精神境界的一种向往。
再看下半首,“翠蓬羞排门”、“骊珠惊满袖”。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翠蓬”指的是青翠的蒿草或其他植物,这里形容门前排列整齐,甚至让人感到羞涩。接着,“骊珠”则是形容珍贵如马脖子上的饰物,而“惊满袖”,则展现了珠宝装饰之丰富,仿佛每一处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人伦关系、文化追求和物质享受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人生状态。诗中的意象既美好又充满了诗意,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层对于生活质量的一种向往。
使君机鉴高,圆妙等空有。
一超到真际,论古全无友。
岂更向鸿濛,勤勤问何叟。
以兹了喧静,三三元一九。
佳哉府中园,松竹当花柳。
于中结圆庐,风月供户牖。
从来廊庙具,朝野注望久。
难从容膝安,广袤横数肘。
定烦帷幄筹,为指逐兽狗。
气吞西江水,吸尽才一口。
坐令世间人,仰之如北斗。
第功高汗马,许复更称首。
方知庵中人,元是经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