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玉斧重流芳,劲节曾霏九夏霜。
记取长安今日别,红亭处处菊花黄。
绣衣玉斧重流芳,劲节曾霏九夏霜。
记取长安今日别,红亭处处菊花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绣衣玉斧重流芳",诗人以华丽的绣衣和珍贵的玉斧象征着赏菊者的高贵身份和对菊花的珍视,暗示了赏菊活动的隆重与雅致。"劲节曾霏九夏霜",赞美了菊花坚韧不屈的品格,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傲霜盛开,展现出其高洁的精神风貌。
"记取长安今日别",点明了诗人与友人或同僚在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的离别时刻,通过赏菊这一活动寄托了深深的离别之情。"红亭处处菊花黄",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红亭与遍地金黄的菊花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离别的凄美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赏菊为纽带,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坚韧品格的赞美,同时融入了离别的感伤,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物抒怀之作。
道人南来冒炎酷,云水生涯寄枯木。
嗟予久堕魑魅群,黎唱蛮歌耳根熟。
深林迥静啸鸺鹠,雨湿天阴闻鬼哭。
君来为我一挥手,洗尽胸中尘万斛。
伯牙师涓死已久,此声欲绝君能续。
快弹初作鸾凤鸣,忽如啼乌集华屋。
吟猱抑按神气闲,流水涓涓赴幽谷。
夜深馀响应霜钟,朝来吟对萧萧竹。
静中最喜读书声,妙响琅然振寒玉。
要知心与古人会,不务新奇誇俚俗。
浩歌别我出门去,潮回风便难追逐。
道人来时湘水浑,道人归去湘江绿。
湘灵抱琴待君来,月明莫向江头宿。
《清湘道士潘静素抱琴南来予方谪居远屏郊外如逃虚中每佳辰良夜风清月明对脩竹俯清池必快作数弄如是几年今将北还旧隐索诗为别屡请而不懈因歌而送之》【宋·李光】道人南来冒炎酷,云水生涯寄枯木。嗟予久堕魑魅群,黎唱蛮歌耳根熟。深林迥静啸鸺鹠,雨湿天阴闻鬼哭。君来为我一挥手,洗尽胸中尘万斛。伯牙师涓死已久,此声欲绝君能续。快弹初作鸾凤鸣,忽如啼乌集华屋。吟猱抑按神气闲,流水涓涓赴幽谷。夜深馀响应霜钟,朝来吟对萧萧竹。静中最喜读书声,妙响琅然振寒玉。要知心与古人会,不务新奇誇俚俗。浩歌别我出门去,潮回风便难追逐。道人来时湘水浑,道人归去湘江绿。湘灵抱琴待君来,月明莫向江头宿。
https://shici.929r.com/shici/zmWQ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