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叶落》
《叶落》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铿然一叶已惊秋,况复纷纷巧见投。

振槁不禁风淅淅,催寒长共雨飕飕。

洞庭波起初微脱,云梦霜高浩不收。

舞砌穿帷不须扫,萧骚从伴逐臣愁。

(0)
鉴赏

这首诗《叶落》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描绘落叶的景象,表达了深秋时节的萧瑟与哀愁。

首句“铿然一叶已惊秋”,以“铿然”形容落叶的声音,既突出了落叶的突然与强烈,也暗示了秋天的到来。接着,“况复纷纷巧见投”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落叶之多,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有意地投向大地,增添了季节更替的生动感。

“振槁不禁风淅淅,催寒长共雨飕飕”两句,通过描写落叶在风中摇曳、在雨中飘零的情景,表现了自然界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风的“淅淅”和雨的“飕飕”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洞庭波起初微脱,云梦霜高浩不收”两句,将视野扩大至广阔的湖面和云梦泽,通过描绘湖面上初露的波纹和云梦泽上霜的浩大,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同时也暗示了季节变换的不可逆转。

最后,“舞砌穿帷不须扫,萧骚从伴逐臣愁”两句,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落叶在建筑间飞舞,穿过帷幕,无需清扫,似乎在陪伴着远方的旅人,共同感受着离愁别绪。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落叶命运的同情,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落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秋的凄美与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送王户部督饷延绥

米珠桂草骆驼城,一线鱼河百万兵。

不信受降终隔虏,可能绥德更移旌。

黄沙漠漠笳声壮,朔气凄凄铁骑鸣。

谁继旧时崔少保,直将输挽作长缨。

(0)

四明山歌

我昔长歌《天姥吟》,今来飞越江之深。

烟波浩荡都在眼,苍厓白鹿纷可寻。

游足未开意巳窘,片云隐约前村尽。

适来纵入丹山赤水之洞天,果尔三百八十芙蓉之峰相钩连。

沸如巨浪排九渊,渴虬饥鳄崩奔泉。

惊魂褫魄悸不定,乃知世间安得无神仙。

际天但有浅黛色,到顶犹穷羽人翼。

谢公万夫凿不得,支遁欲度空叹息。

黄熊近人白虎怒,杜鹃半染松花碧。

青鞋屡穿几悔来,眼前可即仍徘徊。

俄闻竹间响茶臼,寺门正对双眉开。

草根敲冰持涤釜,纤阴近送灵秋雨。

刘纲台榭收紫绡,王交瀑布悬青组。

二韭三菁宛可拾,东乌西兔纷来舞。

篆烟雕雾无时休,一双白鹤飞何苦。

吁嗟乎刘郎误入青山围,不是忘归不得归。

薜荔满墙皆可衣,胡麻满谷何愁饥。

赤云层层团白日,任他渡口桃花飞。

百年三万六千日,古今贤圣皆永毕。

何为容易别青山,空教青山笑不还。

诛茅结屋弄流水,溪云与我长潺湲。

(0)

恭谒孝陵有述十四韵

圣迹开玄造,神都奠旧疆。

基图垂万祀,谟烈冠千王。

风雨园陵闭,衣冠寝用藏。

霞标悬绛阙,云际拱雕梁。

胜地盘龙虎,高丘下凤凰。

石麟秋作雨,铁马汗为霜。

落月铺金锁,飞花上玉床。

重关陈豹旅,濡露集鸳行。

扈跸群灵会,包茅九域将。

长江萦阁道,叠嶂列宫墙。

礼乐恢函夏,明威肃大方。

治成周六典,法画汉三章。

缥缈松楸路,昭回日月光。

小臣歌帝则,绳武祝今皇。

(0)

应制题画四首·其一雪景

轻绡寒色动,不是月华开。

鸟道千岩迥,江光一径回。

虚无分玉树,彷佛想瑶台。

未拟歌黄竹,阳春遍九垓。

(0)

大堤曲

大堤春尽花成雨,大堤女儿隔花语。

扬州估客四角幡,暮泊兰桡宿江渚。

芙蓉宝帓绿云鬟,翠簟银缸夜色寒。

倚瑟当垆春酒尽,卷帷望月晓装残。

石城一曲歌未足,日出天空江水绿。

含啼送客更多愁,肠断烟波万里秋。

(0)

和刘怡溪观涨韵酬邓子高龚进甫三首·其一

结发与君游,去作墨卿子。

官况贫更贫,天机指非指。

有时兴一恸,化作长歌矣。

羊裘舴艋舟,听者如环蚁。

今成两雪翁,坐看秋潦水。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