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迹开玄造,神都奠旧疆。
基图垂万祀,谟烈冠千王。
风雨园陵闭,衣冠寝用藏。
霞标悬绛阙,云际拱雕梁。
胜地盘龙虎,高丘下凤凰。
石麟秋作雨,铁马汗为霜。
落月铺金锁,飞花上玉床。
重关陈豹旅,濡露集鸳行。
扈跸群灵会,包茅九域将。
长江萦阁道,叠嶂列宫墙。
礼乐恢函夏,明威肃大方。
治成周六典,法画汉三章。
缥缈松楸路,昭回日月光。
小臣歌帝则,绳武祝今皇。
圣迹开玄造,神都奠旧疆。
基图垂万祀,谟烈冠千王。
风雨园陵闭,衣冠寝用藏。
霞标悬绛阙,云际拱雕梁。
胜地盘龙虎,高丘下凤凰。
石麟秋作雨,铁马汗为霜。
落月铺金锁,飞花上玉床。
重关陈豹旅,濡露集鸳行。
扈跸群灵会,包茅九域将。
长江萦阁道,叠嶂列宫墙。
礼乐恢函夏,明威肃大方。
治成周六典,法画汉三章。
缥缈松楸路,昭回日月光。
小臣歌帝则,绳武祝今皇。
这首明代诗人于慎行的《恭谒孝陵有述十四韵》描绘了对皇家陵寝的崇敬与赞美。诗中通过描绘孝陵的神圣气象和壮丽景象,展现了历史的深远影响以及帝王的丰功伟绩。"圣迹开玄造,神都奠旧疆" 开篇即点出陵寝的神圣起源和其在国家版图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诗句如"基图垂万祀,谟烈冠千王",强调了陵寝的长久传承和帝王的智慧与功绩。
诗中通过"风雨园陵闭,衣冠寝用藏",表达了对陵寝的庄重与静谧,"霞标悬绛阙,云际拱雕梁" 则以瑰丽的景象烘托出陵寝的宏伟。"胜地盘龙虎,高丘下凤凰" 用龙凤形象象征皇权的威严与吉祥。
"石麟秋作雨,铁马汗为霜" 描绘陵墓的静穆与岁月的痕迹,"落月铺金锁,飞花上玉床" 则以自然景色映衬陵寝的尊贵。"重关陈豹旅,濡露集鸳行" 再现了护卫的森严和朝拜者的虔诚。
"扈跸群灵会,包茅九域将" 表现了皇帝出行时的盛大场面,"长江萦阁道,叠嶂列宫墙" 展示了陵寝周围的地理形势。"礼乐恢函夏,明威肃大方" 强调了礼仪制度的完善和皇威的庄重。
最后,诗人以"治成周六典,法画汉三章" 指出孝陵所代表的治国理念,"缥缈松楸路,昭回日月光" 以自然与永恒的意象结束,"小臣歌帝则,绳武祝今皇" 表达了对当世君主的忠诚与祝愿。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于皇家陵寝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深刻理解。
五老峰,吾不知出於几千万载,貌何古,头何童。
上有一老摩太空,俨然长庚贯当中。
傍有四老何龙钟,彷佛南山之隐翁。
云为衣,天为盖,彭蠡微茫一杯大。
小孤大孤郁相望,五老笑谈如拾芥。
嗟余太仓一稊米,屡向峰前弄烟水。
明日东游登泰山,长挹诸翁碧云里。
营丘云昏朔风急,老蛟堕地作人立。
震雷怒电破杳冥,山鬼野狐皆夜泣。
李侯城南射虎归,手裂生绡吞墨汁。
狂呼袒臂写此图,云雾晦冥元气湿。
回看荒原万枯树,颜色惨澹神尽戢。
乃知妙夺玄化功,庸史如林岂能识。
当时二李如二龙,俊气英声动都邑。
百年灾变不须臾,骥去图存安可絷。
君不见风流人物今已徂,岂特丹青绝代无。